毕友一言:
杯前寸阴似掷。几酬花唱月,连夜浮白。省听风、听雨笙箫,向别枕倦醒,絮扬空碧。片叶愁红,趁一舸、西风潮汐。叹沧波、路长梦短,甚时到得。
金融探索之社区金融:社区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社区金融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区O2O市场的不断升温,金融机构纷纷把橄榄枝抛向了社区,也就产生了现在的社区金融O2O,简单理解就是基于社区资源开展金融业务,即社区成为了金融机构的又一大业务渠道,这里指的金融机构包括保险、银行、基金、证券、信托等公司。
社区金融的发展也不是一天两天,2013年很多银行就已经开始进行社区金融的探索了,甚至更早,但社区金融的发展与社区O2O整个大市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金融是一个能够贯穿整个社区O2O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区商业、社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自成体系的发展,所以社区金融O2O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社区金融O2O发展的规模以及闭环的打造,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社区金融1.0导流阶段,社区金融 2.0场景金融构建阶段,社区金融3.0生态构建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互联网+金融融入到社区生活的一个过程。
社区金融1.0——导流阶段
此阶段是指金融机构与社区服务平台进行合作,将保险或理财产品放到社区服务平台上,其实双方的合作非常简单,金融机构提供产品,社区服务平台提供流量,双方进行业务分成。这种合作模式目前来说比较盛行,因为合作非常简单,模式也很清晰,此阶段保险公司只是与社区服务平台进行合作,与社区的用户并没有任何交集,更谈不上运营和服务,而且销售的业绩的多少也完全取决于社区服务平台的运营能力,对于此阶段保险公司并没有太大的议价能力,处于被动阶段,第三方服务平台更看重分成的多少。
目前社区O2O也处于发展阶段,真正有影响力的社区O2O平台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大部分处于局部发展阶段,一些物业或地产公司在此阶段会主要成为金融机构的合作对象,因为他们有稳定的用户群,但在实操的过程中依然需要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进行跟进,虽然很多金融产品实现了在线化,可以在线出单,但金融毕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用户难免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靠单纯的导流模式来产生很大的交易量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社区金融 2.0——场景金融构建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从早期金融产品的搬运工发展到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并步入“场景化”金融时代,这种“场景化”趋势表现在:一方面客户在打车、支付、消费、水电煤缴费等生活、消费场景中,金融服务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以往理财服务一般要通过银行、金融公司进行购买,而今诸多金融理财服务主动“上门”,通过搭建各类场景,潜入人们的生活。
所以消费金融场景的构建也就是场景金融的构建过程,即把复杂的流程和产品进行再造,将金融需求与各种场景进行结合,实现信息流场景化、动态化,让风向定价变得更精确,使现金流处于可视或可控的状态。通俗的讲,场景化金融就是将冷冰冰的金融有温度的融入到吃、穿、住、行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场景化”趋势使金融和生活乃至实体经济的边界逐渐消融,金融服务匹配于各类场景需求。当然,前提是大数据征信、风控技术必须过硬,以减少坏账风险。
社区金融3.0——生态构建阶段
金融是贯穿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过程当中的,所以社区金融生态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围绕社区O2O上下游产业链开展的,不仅仅包括对于C端的金融服务,即消费金融,还包括对于B端的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也可理解为供应链金融。
“金融生态圈”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目标,通过上下游产业的整合,构建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来获取更大的价值,从目前来看由BAT布局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走在了前面,比如阿里的支付宝,芝麻信用是阿里系布局个人征信领域的重量级产品,可为阿里系金融生态圈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征信基础,还有京东,其通过借助于京东商城几万户商家和供应商,逐步搭建一个庞大的金融生态圈,比如京东小金库,票据,产品众筹,京东众筹,互联网保险,京东白条,旅游白条,京小贷,供应链金融等,并且京东金融已将触角深入到了农村,开展农村金融等业务。
以上说的是基于互联网搭建的金融融生态圈,基于线上开展的,而社区是基于线下开展的业务形态,同样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打造社区金融生态的主要特点,更多应该考虑社区商业以及社区周边业态的融入,思考的方向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比如支付场景的融入、养老与金融、健康与金融等等,更多的是产业链的整合。
金融生态圈的打造仅仅靠几个互联网公司来搭建是不现实的,针对社区金融生态圈的打造无疑给传统的金融机构留下了机会,我们也看到越来越的传统金融机构在探索社区金融,任重而道远但值得期待。
社区金融发展现状
在利率市场化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金融服务日益深入社区,社区金融成为各方争夺的新蓝海,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纷纷借助自身特色,开始为社区居民打通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
第三方支付把住资金入口关
周末在家不想出去,直接用手机下单,社区里的小超市很快送货上门,支付还有优惠,这样的生活场景越来越常见。
投中研究院统计显示,在2014年,本地生活服务类APP获得融资的案例位列第二,达到53例,仅次于社交通讯类。由此可见,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基于社区服务的创业公司成为新的热点。
其中一些公司正在以支付端优惠的方式打开社区服务的大门。社区送货上门服务平台美到生活就是其中一家。美到生活是一个社区O2O上门服务平台,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理位置下单,商家自助接单后并配送上门。注册用户可以获得50元的优惠券,通过微信支付,达到一定金额即可获得相应减免。
线上支付与线下零售的联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区金融模式。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这个领域无疑具有先天优势。
互联网公司从自身特色出发
除了第三方支付, 58同城也是探索社区金融模式的新入局者。
2015年5月,58同城金融事业部公开亮相,旗下包括理财和贷款两类产品。由于58同城以分类信息起家,当下正逐渐定位转化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根据58同城的特色,58金融推出了场景金融的概念,致力于打造O2O闭环。而58金融的这个定位,在某些层面上与社区金融相契合,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相比,58同城的最大优势就是场景丰富,而基于场景之上的金融需求空间是很大的。”58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何松表示,社区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可以在58同城的平台上找到。比如,针对毕业大学生和白领的58月付,用于解决租房时面对的押一付N的问题,让用户可以按月付房租。链家旗下互联网租房业务自如友家携手京东推出的自如白条与之类似。
银行稳中求进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银行的客户一步步下沉,逐渐到了社区一级,此外,社区金融也是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社区会是未来各类金融机构淘金的新蓝海。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随后的12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成本可测的前提下设立社区银行、小微支行,定位特定区域和客户群体,提供便捷灵活服务。同时,为确保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合法性、严谨性,此类支行设立应履行相关行政审批程序,实行持牌经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各金融机构设立社区网点8435个,其中小微网点937个。
目前来说,社区银行主要包括两大阵营,一类是由农信社、城商行、村镇银行转型而来,另一大阵营就是股份制银行,包括民生银行的“小区便利店”、中信银行零售智能旗舰店、平安银行“口袋社区”等,但目前来说,尚无成熟的模式。
以平安银行为例,平安集团的牌照优势为其在提供综合性服务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社区金融模式或许算得上走在前面。近几年,平安已在上海等城市社区开设了社区金融门店,通过远程自助设备,实现客户身份确认、业务自助办理等。平安目前开设的社区“金融超市”主要以客户咨询及服务为主,核心是方便客户享受平安保险、银行、证券等综合金融业务的全流程咨询和服务。“金融超市”以小型门店为主,时尚科技感较强,配备智能展示屏、移动服务一体机、远程视频一体机、存取款一体机等智能自助设备。同时,门店与网站、电话中心、手机移动应用等实现线上服务信息互通、渠道互补,并配备了少量专业的客服人员。这些无疑都是平安集团社区金融服务的具体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社区金融功能并非盈利,而是获客渠道。“中国的社区金融目前尚处于跑马圈地时期,客户粘性和网点数量仍在竞争激烈中,社区银行将成为他们快速获取客户、提高客户粘性的手段。
文章来源:中北京参考、社区O2O内参、网络等,小毕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