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一言: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金融探索之农村金融:“三农”金融,新金融的下一个蓝海
继消费金融之后,三农金融成为新金融的下一个蓝海。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超过3万亿元,只有27%的农户能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农村市场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从今天起,毕友金融探索系列专题,将聚焦三农金融主题深度探讨。
我国三农金融的发展成就
近几年来,我国“三农”金融发展较快。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为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8.1%,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7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达285.9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末,全国已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92.9%以上的贷款投向“三农”领域和小微企业。全国已有1045个县(市)核准设立村镇银行,县域覆盖率达到54.57%。
从具体的银行机构来看,2006年,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行”)为了上市,对县级支行进行了收缩。这导致2007年中国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为12095亿元,2008年下降到9330亿元,到2011年末,达到16753亿元,占全部贷款的31.03%。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农业银行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自2010年起,农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并获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给予的营业税等优惠政策。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下文明确,“三农”金融事业部可以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农行加大对农村金融覆盖的推广力度,实施了“金穗惠农通”等工程,这对农村金融服务普惠性覆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到2015年3月底,农行县域贷存比由34.7%提高至49.6%。
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也介入“三农”金融领域。截至2014年5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农业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为1.88万亿元,比2012年末增加3198亿元,增幅为19.93%,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幅约4个百分点。中国工商银行县域机构网点数为5214家,较2011年末增加193家。
我国“三农”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三农”金融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1、“三农”金融供给不足,尤其是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三农”金融供给不足。
农村金融需求快速增长与金融供给短缺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近年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三农”金融服务明显改善,但对农村的覆盖面(广度)与渗透率(深度)还不够,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供需缺口巨大。据测算,城镇和农村每万人拥有银行类金融服务人员的数量比达到329∶1;城镇和农村居民信用档案的建立量比为4∶1。截至2014年12月31日,只有27%的农户能够从正规渠道拿到贷款,绝大多数农户仍是通过亲友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借款途径极少。
从社会机构进入“三农”金融领域的情况来看,其面临着资金来源问题。据统计,截至2012年,中国已经成立了300多个民间小额信贷机构专门从事扶贫工作,这些信贷机构的问题在于,缺乏持续的资金来源,因而无法实现良性运作。
2、产品单一,马太效应明显,个体农户以及贫困人口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季节性强②,其周转较慢,资金需求较为急迫。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设计出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但是,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大多是将原来的城市金融产品直接搬到农村,缺乏足够的创新。一方面,农村的金融网点大多以吸储作为主要业务,其总部或决策部门都位于城市区域,农村的金融网点在放贷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决策权,需要层层上报和逐级审批,这也造成了农村金融贷款审批速度缓慢、效率低下,容易贻误农时。这样,很多农户在需要贷款时,并不选择农村现有的金融网点,而是依托民间金融。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因此,其贷款也倾向于成本较低的种植大户、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往往并不需要太多资金,这就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使大部分需要资金的小型个体农户或者贫困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3、服务成本较高,服务效率低。
“三农”金融虽然供需缺口大,但是,主要用于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单笔贷款需求一般都在6万元左右,而且这些贷款需求频率高,需要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予以满足。
但是,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信用记录缺失,没有合格的抵押品,这使得对农户进行放贷时,尽职调查的过程远比其他贷款复杂,这造成农户贷款的运营成本较高。课题组实地访谈的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信用社提供一笔贷款的成本平均在5000元左右。
另外,由于贷款审批过程缺乏透明性,靠关系获得贷款的情况很多。对需要贷款的农户来说,各种文件的填写以及各种跑关系的成本也不低。这些情况的普遍存在,造成了“三农”金融运营成本高而效率低,不能满足农村、农业与农户的金融需求。
4、政策支持效果不明显,边际效应递减。
对于“三农”金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党和国家有深刻的认识。自2003年开始,国家对农村金融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主要涉及信用社体制、“三农”金融的特殊照顾政策等方面。但是,这些金融改革措施和政策支持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政策的效应不断递减。
在政府支持农村金融方面,农业经济学上有一个“梁启超不可能定理”。该定理认为,政府支持的金融借贷,并不能出清市场。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有相同的感受,在部分地区,由政府兜底的政策性贷款,如扶贫专项贷款、助学贷款等,不良率高达百分之几十,而且,放贷过程也难以做到公正和透明,产生了很多问题。
正是基于这一状况,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在《重新思考中国农村金融的战略模式》中指出,古往今来,许多国家是通过农业融资体系和发放补贴的形式,为初级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福利水平的提高、保证食品安全、推广现代技术,用来补偿经济金融政策对城市倾斜造成的效应。这种融资体系的特点是实行利率管制,向借款人提供补贴以及指令性信贷计划。
对于这种模式,世界银行专家进一步指出,对初级农业的关注,往往会削弱非农业的农村经济活动。这种“农业信贷模式”并没有提高农民收入,反而造成了农户对信贷的过度需求。此外农业信贷模式还会破坏信贷文化,并且使业绩低下的农村金融机构问题愈发严重,最终不得不依靠政府救助。
现有的政策措施的核心问题在于,力求以政府资金对农村金融进行补贴。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一种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现有的政策性金融并不能解决商业可持续性问题。而从未来发展来看,放开价格管制,形成与风险相对称的“三农”金融服务系统,是一个更为可行的选择。对农民而言,更看重的是及时、可靠、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存款和保险产品),并且为这种高质量的服务支付市场价格。从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来看,重要的是信贷的可获得性,而不是信贷的成本。这样一个运作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还能够减轻农户受到的由季节性收入波动带来的影响,使其均匀地跨时间安排消费。
这需要打开“三农”金融的政策视野方面,包括如何在“三农”金融领域引入更多的竞争元素。
来源:《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