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的"境"与"界" ——评刘德昌教授新作《风水文化管理》
【毕友导读】本文由中国经营报四川站站长、《毕友》顾问党鹏原创,是对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刘德昌教授所著《风水文化管理》一书所写的书评。关于风水,很多人怀疑,也有人深信,到底该如何把握风水的“境”与“界”问题——应该对风水持有怎样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研究和操作风水的边界又在哪里?作者认为刘教授在此书中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个度和关键……
你知道自己的“命”和“运”吗?
你相信风水吗?
这样的问题似乎让人非常地纠结。我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冥冥之中有很多东西却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好像有人拿着一根魔法棒,在人生的旅途中为你做着神奇的点化——让你遇见一个可爱之人,让你成就一个事业,让你躲过一场灾祸,也让你的投资血本无归,让你碰壁碰得体无完肤却找不到症结所在……于是,有人说我认命了,就这样了。但《易经》告诉我们——如何在“知命”、“认命”、“尊重命”的基础上,应该实施“改运”的积极人生态度。
在“改运”的实际操作层面,最为显性的方法,就是改风水——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给客厅放个鱼缸,给门框挂面镜子,如此等等,以期用最简单和朴素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在改不了,那就怪自己祖先的坟头没有冒青烟吧。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改风水,而陷入一种极端,或是不惜耗费物力财力大动土木,或是请江湖上所谓的大仙高人指点迷津却导致“命理不精,误人一生”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长期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将风水划归迷信的范畴,要么一味地拒绝排斥甚至诋毁,要么就深信不疑:出门必先占上一卦,做事非要黄道吉日,但往往得到这样的结果:“诸事不宜”,却又“宜交友”,难道古人在这种情况中交友都是通过手机和微信联络吗?
由此,想到风水的境与界——应该对风水持有怎样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研究和操作风水的边界又在哪里?
之前,看过许多关于风水的书籍,其中的内容不是东拼西凑,就是自相矛盾,或是讳莫如深,或是彻底唯心主义的一己之说。同时,在当前文化多元发展的时期,还没有一个全社会承认的能够称为“科学”的风水学;“吉”、“凶”这样的概念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内涵却界定不清;学者所研究的范围仍然是古代的风水著作,与现代社会需求往往矛盾突出却无法给予具体释义。因此,现代意义上的风水科学尚缺乏规范、系统的论述,以及期待社会留给它们公允的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德昌耗时数年的学习与研究,历时一年的构思与写作,终于完成《风水文化管理》的写作,并于日前得以付梓出版。刘教授是我的大学老师,当年教授我们市场营销,开口4P理论,闭口“CI战略”,后来又研究水泥产业发展和企业营销,未及几年就成为水泥营销界的权威。如今,当我看到《风水文化管理》这本书时,更是大吃一惊:在这个艰难晦涩、深奥玄机的领域,刘老师不仅深入其中“自学成才”,更是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界面,系统化提出了“风水文化管理学”这一现代风水的科学理论体系。
按照该书的“立论”体系,即从易经文化哲学的整体高度,通过“命理文化”、“风水文化”与“现代管理文化”三个维度,进行立体研究、交叉研究,成功绘出一副系统“破解人生命运密码,布局改善命运方法”的画卷,清晰描述了“风水文化管理学”的理论逻辑和内容框架,并总结出系统的操作方法。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风水文化管理学”这一概念——是一门研究人类风水文化管理活动规律及其抢运、旺运和助运等方法的学科。而对这一门学科的展开研究,不仅要研习命理学、风水学和管理学,还要兼顾到占卜学、儒学、道学和佛学等文化,因此,对于研究者自身的文化结构有着非常之高的要求。刘教授正是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风水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进入这一高度交叉的学科进行研究,并取得丰厚的研究成果。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评价刘德昌教授,应该是“风水界最懂营销的大师,营销界最懂风水的教授”。
在此书中,作者很好地把握了“境”与“界”的问题:在精神层面,作者倡导对天地人之间的规律心存敬畏,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改运”,强调“发宏愿”修福德来实现自我的修行。在操作层面,作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风水的精髓,并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有效、更简便,从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指导实际操作性。
在整书的结构安排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值得深读:个人风水管理,家庭风水管理,实业型和商业企业战略、战术风水管理。尤其值得分享的是,作者用易经文化破解了西方管理学上的一些困惑。作者认为,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和谐、顺风顺水的企业环境,建设一个在“企业大运”上有利于员工的健康运、人气运、旺财运的整体“企业风水文化气场”。这一气场,也是员工工作的优质气场,更是企业客户和企业公众愿意合作的优质气场,从而达到企业、员工、市场三维资源一体化的互动与互助,造就一个持续发展的企业盈利组织。
在拜读完刘老师的《风水文化管理》之后,确实受益颇多,也重新认识了这个当年很是张扬的刘德昌。正如他书中所强调的,践行在“喜悦中修福德”,如今的刘老师已然超脱,神闲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