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毕友原创】第16期情坚不坠 巍峨芦山

情坚不坠 巍峨芦山

2013-04-27 17:52:56牟秀源 11652

(本文作者系四川大学2011级MBA牟秀源先生)
情坚不坠 巍峨芦山
——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牟秀源赴雅安芦山地震灾区采访手记
 
      芦山,一个你我都陌生的名字,在4月20日8:02分后彻底改变了,因为这里发生7.0级地震,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在了这里,将这里震后的灾情、救援不断放大,而我作为第一批进入芦山灾区采访报道的记者历经艰险后更是感触良多。
 
      第一时间出发:
 
      4月20日本应是睡懒觉的日子,但因我周末有课,所以起得很早,当我在厨房准备早餐时,剧烈的晃动开始了,“地震!!!”脑海里一片空白,房间、衣柜、吊灯身边所有的物体都在剧烈地晃动,发出怪异的咔啦咔啦的响声,如同世界的末日来临,空气中充溢着恐惧和绝望。整整快1分钟,感觉有一个世纪的漫长,摇晃才逐渐的减弱,后来回想,当时我的直觉应该是反正6楼跑也没法跑,真塌了,我们都在顶楼上面也好救。

      “震中肯定不是成都”哪里?我打开电脑,雅安芦山!7.0!我马上反复拨打救援中心主任电话,不通!站长电话,不通!省局领导电话,不通!这时,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出了北京报社领导的电话,通了!我在电话里简要快速地向崔总汇报了雅安刚刚发生地震和电话不通的情况,“雅安离成都有多远?”“2个小时不到。”“那你直接去。”得到了崔总指示,我立即准备笔记本电脑、相机、备用电池、衣物以及其他必需品,去过北川和玉树,我知道哪些对我是最重要的。8:20分,我急速驶离了小区,向雅安进发。

      一路飞驰,也管不了有没有罚单,全程140-160,车辆并不多,我打开收音机,除了94.7在播报地震消息外,其他电台还在治风湿骨痛、轻音乐、讲四川笑话耍宝卖萌,可能大家还在地震后的错愕中没有反应过来,偶尔有一两军队牌号的小车疾驰而过,我打起应急闪,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雅安东收费站,虽然广播说成雅高速这条生命通道已打开,但收费站还是照收不误——53块。

      进了雅安县城,开始感觉到地震带来的恐慌,我怕找不到路,向路边一男人问路,他直接上车,为我带路,一直带我走出雅安城,路上报社钟辉雄打来电话,我希望报社能直接实现网站实时互动,出城时已有交警站岗,拦截社会车辆,几次我都差点被拦下,这时一对姐弟焦急地在路边招手,我停车一问原来他们的父母就在芦山,生死未卜,他们是从成都花了500多打的费打到雅安,前面出租车已经无法放行了,我立刻载着他们朝芦山进发。快到芦山,地震引起的塌方让路上的碎石开始多了起来,在一个垭口处,噗的一声,我的车胎碾到碎石上不幸爆胎了,正好前方一块巨石堵住了道路,只能容纳一辆小轿车通行,我直接停在了巨石后面,情急之时,找不到换备胎的拧螺丝工具、车钥匙也被我掰断了,怎么办?怎么办?当场负责指挥的雅安市交通局干部根本没时间理我搭车的请求,军队不理,成都消防的飞豹突击队就停在我车的后面,超宽的越野车他自己都进不去,我心一横,把车一扔,翻过巨石拥堵点,截到了一辆老百姓的摩托车(还是老百姓善良),直奔芦山。

      (事后得知,我车根本就忘了锁,交警和路政把我的车推到了垭口后方不远处的停车空坝子上,和他们的执法车停在一起,完全没有堵塞交通影响救援之类的,巨石被武警部队爆破,车子也没遭碎石砸伤,幸事,幸事!)

      第一时间救援:

      10点多到了芦山县,县政府门口刚刚搭起了临时指挥中心,我简单了解了灾情信息,龙门和宝兴是受灾最重的。正好报社网站张维打来电话,加起微信,“上午10时46分,死亡28人,伤500多人,县城老城区和龙门等3镇多数房屋倒塌。”这是我传回报社的第一条信息。发完消息,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去龙门或宝兴。可爱的交警帮我拦了一辆从荥经开来的志愿者面包车,我就跟着5名志愿者和一车的矿泉水方便面直奔重灾区。越往上走,倒塌的房屋越多,来到震中——龙门乡,两名救护队员正从乡政府出来,那一抹橘红在此时如此的显眼,我跳下车与他们汇合,正在这时雅安市安监局副局长程月刚前来接应,终于找到了组织。我们立刻赶到龙门乡龙兴村骆家坝,荥经矿山救护队正在这里冒着余震展开救援。在不断的余震中,队员们用双手清理废墟,我向报社发回了第一批救援队员现场成功施救一名11岁小男孩和孕妇的图片和语音信息,并联络上了四川日报和成都商报全媒体,将救援队的现场施救情况告知他们。随后我跟随这第一支到达灾区的矿山救援队伍,翻山越岭3个多小时向另一个重灾区——太平挺进。

      路上我还给四川省安监局孙建军局长发送了救援队在一线救援的图片彩信。四川省安监局“4.20”抗震救灾指挥部就设在太平镇大溪沟煤矿,四川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侯建明主任和指挥部副总指挥——四川省安监局副局长吴金炉和四川煤监局总工鄢正文在这里坐镇指挥,报到和简短的修整后,我又跟随矿山救护小分队向太平镇太和村和祥和村进发,挨家挨户拉网式搜救,在搜救过程中,又发生了一次大的余震,还好我“身手敏捷”,不然肯定光荣负伤了。晚上7时许,四川省安监局开了指挥部第一个现场会,吃了当天的第一顿饭,白米饭配豆瓣酱,香惨了!煤矿的矿嫂们还将仅剩的一点莴笋炒来给救护队员们加餐,感谢大爱、无私的芦山人!

      入夜,气温骤降,由于后勤供给车在路上堵住,我的应急物品又都丢在车上,我只有和救援队员们一起挤在已经开裂的楼房里冰冷的水泥地上,和衣而睡,还好有煤矿矿嫂给我的一件旧夹克御寒,身冷,心是暖暖的。

      一夜无眠,有些着凉,开始咳嗽,凌晨5点多,强烈的余震袭来,我和救援队员都被震的跳了出去。睡意全无的我发现侯建明主任疲惫地坐在板凳上,不停地接电话,应该是一夜未睡。夜里,内江、广元……各地救援队陆续向指挥部集结,汇成了四川芦山抗震抢险救援的一股洪流。

      救援救援 由救变援

      清晨6时,27支队伍,54个小分队,500余人分赴各个重灾区进行施救。一路上,荥经矿山救护队对双河村新街组、慈竹坡组进行搜救。客观说,这次地震的伤亡并不十分严重,主要是房屋、道路损毁,很多木结构房屋直接变为一堆瓦砾废墟。一名妇女她的家已经被夷为平地,她当时正在睡觉,跑出时背部、腿部被砸伤,但都是轻伤。客观地说,救援之所以如此迅速,一是救援队伍火速施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二是伤亡不多,而救援队伍特别多,其实很多遇险人员多已经被施救。

      在仔细搜救当地,没有被困人员后,带队的程局长当即决定,对受灾农户展开援助, 由于不断的余震,很多老百姓不敢到危房中取回自己的生活物品,救援队成了他们的“大救星”,电视、冰箱、洗衣机、柜子、床垫、腊肉、玉米、谷子,只要是老百姓要求的,在余震的间隙,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手抬肩扛,救护队员们都及时将物品从已经倒塌的废墟中抢救出来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家农户在三楼顶楼藏了30多袋谷子,每一袋都是近150斤,几名救护队员轮番上阵,在扶梯上肩扛背顶,将谷子从三楼转移到二楼,又从二楼转移到一楼储藏室,搬完后,救护队员们没喝一口水,就迅速到下一个农户。

      四川雅安人乐观、纯朴的天性在大灾中得以显现,在社会瘫痪、有家回不得、停水停电的情况下,很多家庭自发地组成一个个小团体,三五个家庭一起,互帮互助,将自家的口粮、蔬菜凑在一起,埋锅造饭,没有帐篷就用防雨布或是只是彩条布遮风挡雨,共同抵御难关。

      缺水、缺粮、缺帐篷是他们目前最紧迫的问题,而灾后重建之路却是艰辛而漫长。

      从无序到快速

      从5.12汶川大地震到4.14 青海玉树地震,再到4.20雅安芦山地震,每一次地震我都第一时间奔赴前线,第一时间报道灾区救援情况,每一次都经历着无数感动,每一次都感慨万千。三次地震三次截然不同,可三次大地震的一线采访报道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救援已经从以前的无序混乱甚至误判变为快速响应,虽然还存在着救援无序、画地为牢、组织不当、信息不畅、后勤补给等问题,但已经比前两次好了很多。可能四川已经是第二次经历大灾的考验,无论是震后的灾民,还是救援的队伍,没有了焦急、盲目、哀伤,有的是坚毅、乐观和坚强,震后第二天,一位91岁的老奶奶不顾家里已经坍塌了半边,仍旧挥起锄头在地里干活,那一种镇定和淡然极大地触动了我,天塌下来又如何?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只要人在就要挥起锄头,刨出一片新天地。情坚不坠,巍峨芦山!


      感谢本文原创作者:系四川大学2011级MBA牟秀源先生,欢迎更多朋友推荐美文,小编代您与大家分享。

     (毕友推荐——分享MBA推荐的文字。毕友推荐,旨在收集和整理MBA推荐的各类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和资料,每日定期发布,分享给所有的朋友。通过每个人的推荐分享,实现大家单位阅读时间价值最大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请将您的推荐直接发至邮箱:2696039404@qq.com或Q:2696039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