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杨亮亮原创:不经意触碰的人性光辉——读《第九个寡妇》有感

不经意触碰的人性光辉——读《第九个寡妇》有感

2014-03-12 14:31:57杨亮亮 14655

  【毕友导读】:本文由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2级博士杨杨亮亮原创。《第九个寡妇》是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重要代表作,也是她的转型作,讲述了40-80年代流传在中原农村的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一段纷乱复杂的痛苦历史,一场人性人伦的严峻考验,大多数人不得不多次蜕变以求苟活,愚昧朴拙的女主人王葡萄则始终恪守其最朴素的准则,将被错划为恶霸地主而判死刑的公爹匿于红薯窖几十年,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


不经意触碰的人性光辉——读《第九个寡妇》有感

  很想写点什么,看完眼睛浮起一层薄薄的雾,嘴角却挂着一抹笑。竟找不到合适的歌合适的旋律形容此刻的心情。

  《第九个寡妇》,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严歌苓的作品。严惯于写女性,那种懵懂执着刚烈勤劳无惧的女性形象,文中的葡萄便是最典型的代表。她身上那种人性的美好在一个混乱荒唐的年代犹如黑夜中隐隐浮现的恒星,温暖着那片精神贫乏的荒原。

  文中真正开始让我流泪的片段从孙怀清被搬到破庙里开始,一个在地窖里生活了二十三年的老人,时已七十四岁,又聋又瞎下身瘫痪,在深山里面破庙里躲避世人,半截入土的老人似能看到自己已过世多年的妻子,两个人能从容对话,在雪地遇到幼豹,存了一份善心,舍己饲之,便伸出手去诱它咬,又怕糟蹋了儿媳辛苦做的棉花袄,脱了袄子放在一边光着身子任由豹子来吃,却换来一场人兽之间感恩与守护的恩情。寥寥数笔带过的一个情节,一句若干年后,却让我感动得心酸。生命是有多么坚强,让一个人坚持着躲在地窖里活了二十三岁,却又有多么微贱,在舍身喂豹的那一刻还惦记着别糟蹋了棉袄……行文至此,人性的光辉才开始战胜那个荒唐年代激发的自私贪婪,人们惦记着这个老地主的好,一村的人联合起来守住这么一个谎言,而老人那枯灯般的生命只剩最后一丝游丝…

  我又在絮语什么呢?这是书评吗?难怪总被说絮叨。

  在被抬到深山的老人的心态的处理上,严歌苓用的手法和阎连科《耙耧天歌》里面的处理方法是一样的,鳏寡的一方在最无助的时候出现了幻觉总以为老伴一直陪在身边,没有随着时间衰老,还是未曾离世的样子。阎连科通篇都在强调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严只用了很小的一段,来描述一个老人的绝望和对自我的厌弃。这么小的一段却深深感动了我,还有那番话“它要从手吃起呢,看样子我要过会才能去陪你”,精神的禅定通透早已超越了对肉体的怜惜,谁又知道在地窖二十三年非人非鬼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坏呢?可唯其如此,才更彰显生命的可贵和人性的美好啊!

  是不是一眼就爱上了这个勤劳质朴的女人了呢,在她坐着磨一整天面的时候,在她下定主意和琴师私奔的时候,在她赶走闯入家中的国军的时候…或许她身上有太多我不曾有的大胆无畏果断,还有坚韧能干执着,才让我如此深爱,徒叹自己生的文弱又懒惰。

  最欣赏的是严歌苓的笔调一直在刻画一个丰满的女性,对从建国土地运动反右三年饥荒文革到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的灾难,没有过多的探究和讨伐,讨伐题材的文章早已写滥了看絮了,难得她只是在写一个女人,只是一个女人在苦恼深重的历史背景下,救了已经枪毙未死,将自己买做童养熄的地主孙怀清,将他藏在地窖中二十三年,只是在写,真正的一个女人可歌可泣的史诗。什么革命什么动乱,无非是打开打去,斗争来斗争去,我只愿过好自己的日子,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那祖祖辈辈传下来浸入骨子中的善良和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