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原创 > 毕友分享不要做我的玩具

不要做我的玩具

2013-11-25 10:50:10王雪兰 13500

  【编者按】:“时光向前,遇到的人和事向后。有些人在你的世界依然留有姓名,却已如化石,或如僵尸;有的人已离开你的世界,但仍牵动你的情绪,尤如鬼魂。”朋友不同于人脉,更与玩具截然而异:人脉泛指人际关系和网络,其关系的建立不乏有利益和工具之心;朋友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心灵情感的寄托,价值理念的认同,少了些功利;而玩具则只是让人愉悦放松的工具,除此之外无他用。盘点一下我们周围的所谓人脉,梳理清楚关系是有必要的,这也是快乐、高效交际的基础,就像作者所言:“假如能够有缘相遇,出现在你此时此刻的生活,我愿意珍惜你,成为你强联系或弱联系的人脉也好,成为你有一定情感寄托的朋友也好,我就是不愿意做你的玩具,也不要你做我的玩具。”

不要做我的玩具

  时光向前,遇到的人和事向后。能历经岁月一直相伴的朋友极少。有些人在你的世界依然留有姓名,却已如化石,或如僵尸。有的人已离开你的世界,但仍牵动你的情绪,尤如鬼魂。虽然这个时代宣扬人脉,但有血有肉活在你生活里的朋友注定屈指可数。因为人脉和朋友是模糊交叉而全然不同的概念。

  理论上说,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上任何一个人都和你有着看不见的联系,而在某些机缘下这些联系会变得可以看见,甚至可以触摸。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人相互联系,交错纵横,互相勾通,形成网状脉络,才存在扩展人脉的可能。有的联系强一些,有的联系弱一些。越强的联系频率越高,越可能联系面增大,就越容易转变成朋友。朋友可以变成人脉,人脉也可以变成朋友。所以有的人会统称所有认识的非亲友、非恋爱关系人士为朋友,然后再在朋友里画出亲疏远近、功能不同的各种圈儿。而在提到人脉时,不管面上的称呼是什么,实质上大多数人的出发点是功利的——想要别人为我所用。但人们耻于赤裸裸的人际交换,所以变幻出各种感情色彩、道德色彩、文化色彩的称呼装点门面。真实情况是,完全没有感情联系,生活不在一个圈子的人,只有互有所需就能完成交换,互为己用。就像你在车站等人,无聊之下和旁边的姑娘闲聊。她艳羡你的围巾好看,你说其实买了两条,于是就卖了一条给她,还告诉了她卖围巾的商店在哪。她又把帽子取下来给你试戴了一下,还告诉了你是在哪个店买的。之后你们可能再无联系,但依然完成了实物和信息的交换。并且可能留下联系方式,互通购物心得和信息,但却在生活其他方面毫无交集。也有可能,你们联系多了,分享的内容不自觉地扯上了个人情感和隐私,慢慢地相互欣赏、信赖和关心,成了朋友,有时两人之间的交换不那么公平你也不是很在乎了。

  朋友和人脉本质区别即在于此,他是你的心意你的情感,而非你求索的利益和工具。情感是有限的,容易干枯,容易被污染的,谁都不可能分给很多人。大多数时候,说一个人是朋友,是因为找不到更体面的词介绍二人的关系,有时候是装门面显得自己人脉广受欢迎,有时候是用情感麻痹对方好多占便宜。实际上,你愿意主动去关怀谁,谁的关怀让你感觉温暖有依靠?在谁面前坦露不足而不被嫌弃,对谁的不良言行有耐心去宽容?遇到事情可以向谁倾诉向谁求助,你会主动开解谁帮助谁?

  还有一种人,从联系的角度可以算作人脉,从功用上却往往不能放心使用。比如他只愿意在你生活中扮演嘻嘻哈哈的角色,可以吃喝玩乐,找点乐子,却不能信赖,令你的交换屡屡失败、亏损,他也不能往深了往广了裸露、分享个人,强化情感。这种人言重了是酒肉朋友,好听点是玩伴,刻薄点是玩具。玩具也是可爱的,极具娱乐性质,令人愉快放松。有些人愿意成为玩具,有的人愿意拥有玩具。但我不是,你是吗?

  假如能够有缘相遇,出现在你此时此刻的生活,我愿意珍惜你,成为你强联系或弱联系的人脉也好,成为你有一定情感寄托的朋友也好,我就是不愿意做你的玩具,也不要你做我的玩具。

感谢本文原创作者:北京语言大学大学2009级王雪兰女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欢迎更多朋友一起来分享。

毕友原创——分享毕友的思想和文字。也许我们不是“大家”,没有优美的文笔,没有太深刻的观点,但我们因校友而显亲切,因毕友相互了解,我们的目的是集“小家”之言,鼓励大家互动讨论,汇聚友情和智慧,启发思考,助力成长。欢迎有原创文章的朋友积极参与!投稿请将您的文章直接发至毕友征稿邮箱:2733119529@qq.com,或Q:27331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