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金融 > 场外市场 > 金融探索之场外市场:新三板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金融探索之场外市场:新三板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2017-10-13 20:01:43小毕 8334

新三板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新时代,新三板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期望,新三板将发挥出为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投融资渠道的良好功效,助推大量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新三板培育功能初显

中国中小企业上市服务联盟、洞见资本研究院今年上半年共同发布《2017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里,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稳步提高,并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但98%的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融资难,融资贵。

围绕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问题,白皮书分析了主要成因:一是金融知识匮乏。中小企业的管理层都存在文化水平低、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使得企业在融资时无法与专业机构有效对接,往往难以实现融资目标和综合服务。二是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为银行贷款,而银行的高门槛、高标准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极低。三是信息不对称。大多数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好的投资者,互联网金融目标多是B2C模式,缺乏企业级的金融服务平台。

有券商人士介绍,新三板相比主板,投资人可以在早期接触到有潜力的企业,获得投资机会。“新三板帮助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期获得了资金支持。”企业挂牌新三板,估值会得到提升,对企业也形成了规范。

从去年年报来看,全国股转公司指出,新三板市场培育功能显现,多数企业实现规模升级。2016年挂牌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2.83万亿元和1.28万亿元,同比增长20.31%和25.50%。按国家统计局划型标准,已有832家公司(占比7.88%)挂牌后实现规模升级,其中66家微型企业成长为中、小型企业,632家小型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134家中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这些公司平均挂牌年限接近2年,挂牌时间多集中在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新三板的培育功能已开始显现。

年报显示,企业获得的支持力度加强,经营环境改善。规范性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政府和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顾虑。依托新三板,2016年共有5771家公司通过专项金融产品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4871.27亿元,9459家公司获得政府补贴206.86亿元。统计发现,获得支持较大的企业往往也能实现较好的发展,如挂牌以来获得过大额融资的492家公司(剔除金融业和神州优车),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987.06亿元,净利润215.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34%和22.55%。

长江证券指出,业绩的持续增长是三板企业市值提升的基础,而资本和交易能加快企业业绩爆发和市值提升。 我们选取在2014年初及以前挂牌,且市值提升幅度在2.5倍以上的大汉三通、中磁视讯、优炫软件、新眼光4家做市企业为样本,发现上述公司在挂牌后获得了平均2.16 亿元的融资,并通过做市商提供流动性。在资本和交易的助力下,4家公司2016年平均业绩较2013年提升371%,平均股东人数由30 人提升至560人,平均市值从3.09亿元提升至目前的14.49亿元。因此, 我们认为业绩体量在500万元-1000万元之间,且具备内生增长潜力的企业,在资本扶持,做市商提供流动性助力下,有望短期内成为下一阶段的高成长潜力股”。

交易改进方案择机推出

当前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已快速扩容至万家以上,截至2017年6月13日,共有11287家挂牌企业,有1559家做市企业,9728家协议转让企业。随着新三板的扩容,流动性不足成为制约新三板发展一大瓶颈。

近期,在新三板企业优势不明显、资金成本走高之下,新三板股权质押的吸引力在下降。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指出,新三板公司间接融资难度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迫切需要突破。包括新三板流动性一揽子解决方案,呼吁尽快推出。5月10日,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在2017年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新三板交易分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新三板交易改进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将择机推出。此次交易制度改革中,包括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目前已进入深度测试阶段。

对此,分析认为,引入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是对政策预期的兑现,是对所有新三板企业的强心剂,有利于新三板市场发展,有利于防控金融风险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建议,逐步降低新三板投资者500万元的资金门槛,给多层次资本市场带来活力。贺强认为,降门槛的同时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并且不能一次性降下来,而应该逐渐降低。

付立春指出,实际上,随着监管进一步加强,新三板,特别是新分层,规范程度已大大提升,初步具备了政策创新发展的基础。新三板“二次创业”能否成功,供给侧投资端是核心问题。整体来看,通过引导脱实向虚的资金,不仅支持中小、双创企业,也优化了经济资源的配置。

京沪深企业“制造业+互联网”特征明显

那么,京沪深作为中国经济重镇,三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发展情况如何?记者近日从上海社科院新经济与产业研究中心—新三板课题研究组获得《2016年度京沪深地区新三板市场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目前三地差距日益缩小、竞争更加激烈。从挂牌企业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互联网”特征明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为突出。

《报告》指出,上市企业数量北京优势明显、深圳增速占先,上海张江经营方面领先。截至2016年末,北京在新三板上市企业(京沪深三地新三板上市企业所属区域按照企业注册地所在区域加以区分)数量方面居首,深圳则以143%的增速排在第一。创新层企业方面,与挂牌企业数量情况保持一致,京沪位列前两位。三地代表性园区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中关村挂牌数量居首,但在企业经营方面,上海张江表现更佳。

吸纳就业及薪酬待遇方面,北京独占鳌头。《报告》显示,员工人数方面,2015年北京新三板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2万,上海位列末位,增速方面则是北京居首,深圳最后。

人员薪酬方面,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新三板重点行业指数负责人汤蕴懿介绍,2015年随着挂牌企业数量不断上升,三地新三板企业员工薪酬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反映出新三板准入门槛进一步下降。三地比较中,较之上年,北京超越上海,处于首位,深圳居末。

就三地挂牌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来看,《报告》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制造业数量处于前两位,“制造业+ 互联网”特征更加明显。依据上海社会科学院新三板重点行业发展指数,九大重点行业挂牌企业数量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在三地均处于首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在京沪处于第二位,深圳则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分列京沪深第三位。

就全年交易额度来看,《报告》指出,京沪交易额均出现显著下降,深圳得到显著提升,但北京仍大幅领先。上市企业总市值方面,北京领先地位依然稳固,上海较之深圳差距大幅缩小。

此外,汤蕴懿介绍,根据课题组编制的三地新三板市场发展指数,深圳自2016年9月开始出现显著攀升趋势,北京与上海则基本位于低位震荡徘徊。

 资料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