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导读】本文由四川大学2005级MBA、阿里移动事业部黄林原创,发表于《阿里商业评论》。
1、Ripple协议对SWIFT协议产生强烈冲击。
Ripple协议从诞生之初就非常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它相比于现有的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协议可以降低银行间的清算效率——无论是从成本上还是时间上。此外,也方便用户进行跨境汇款和进行多币种的快捷转换。
目前,德国在线金融机构Fidor银行使用Ripple协议作为其交易方式的一部分,美国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加拿大道明银行、美国大通银行都支持Ripple的支付方式,中国的宁波银行也表达了合作意向。
Ripple之所以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除了这套系统过于前沿,传统的清算系统一时难以改变和接受外,还因为其自身内部也存在很大分歧。2014年6月,Ripple的联合创始人JedMcCaleb宣布退出董事会,Jed是一个让政府害怕的人,他希望建立一套独立于监管的新货币生态体系,个人或者组织可以发行货币或者自定义的价值物,而不是一套基层的技术替换系统。而另一个创始人Chris则认为这种思想太具破坏性,发展的壁垒太高。总之,Jed选择了用技术去“破坏式创新”,而Chris选择“合作式创新”。Jed的退出标志着Ripple将更广泛的和现有的金融体系合作,所以在2015年可以预言,Ripple将真正的对SWIFT这套传统的清算系统产生强烈的冲击。
2、有城市甚至国家鼓励民众使用比特币
比特币的走势在2014年并不好看,但比特币是“输了价格,赢了世界”。正因为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媒体的纷纷报道,让大众了解了比特币。而年末出现的卢布危机,更是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下隐藏着巨大的失衡,凸显了比特币这种去中心化货币的公平。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行政区域在2015年鼓励民众使用比特币或者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其他二代货币。如今,比特币在德国以“记账单位”接受监管,可以让银行业有法可依,2015年会有更多的行政区域效仿。毕竟,推行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可以在未来某种程度上避免像塞浦路斯银行危机和卢布暴跌这样的局面出现。
3、国内P2P网贷公司启动上市计划
Lending club在年末的上市刺激了国内的P2P公司。2015年,或许Prosper、Zopa等P2P网贷平台也会成功上市。国内的一些P2P公司已经经历了B轮融资,早期的风投开始期待获利,再加上监管法规可能明朗,那么启动上市计划也就提上日程。问题是:谁将第一个启动上市计划?谁又能拔得IPO头筹?这个过程少不了刀光剑影。
4、将有国内知名的重量级P2P网贷公司破产跑路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准备上市的,就有继续跑路的。“跑路潮”是2014年中国P2P网贷平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年初一直跑到年尾。如今,P2P行业非常不规范,违规做资金池、做担保的很多,甚至包括一些P2P“大佬”。如果2015年股市出现“慢牛”行情,再加上P2P公司的风控不严、坏账增多。那么有重量级的P2P公司跑路事件发生就属意料之中,其牵扯的资金之多、人数之广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并触怒监管层。
5、P2P监管法则出台
2014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可以说是“行动在前,政策在后”。互联网金融公司抢在政府出台政策之前发展壮大,甚至可以倒逼政府制定合适的规则,但很明显,监管的“紧箍咒”越念越紧了。12月10日,保监会公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12月18日,证券业协会颁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而最受关注的P2P网贷监管办法却是千呼万唤而不出来,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监管层内部的分歧和踌躇,“难得糊涂”是现阶段比较好的策略。但在2015年,它必须落地了,相信反复强调的几点监管原则不会变,比如不准做资金池,平台不能提供担保等,监管政策的出台必然会在P2P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6、越来越多的巨头公司采取众筹的方式发布新品和创收
商品众筹是众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其实是一种商品预售和新品营销的模式。随着众筹的飞速发展,截止2014年11月底,国内商品类众筹平台已经累计达到87家,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厂商和交易平台开始利用众筹的方式进行预售和宣传新品。国外的Youtube是首家参与众筹的大公司,而eBay、PayPal、Amazon以及Facebook等公司也都跃跃欲试。在国内,京东众筹在募集成功金额和活跃支持者人数方面都遥遥领先。可以预言,在2015年,众筹的游戏会有更多大佬参与。
7、传统的处于垄断地位的征信体系面临被瓦解的风险
征信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石,随着P2P行业的膨胀和大数据的更广泛应用,传统的那种静态的、中心化的征信体系愈发显得不合时宜。在国外,Zestfinance等一些网络征信公司已经对FICO的征信体系带来挑战,而国内,阿里的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都已踏上征程,像百分点这样的大数据公司也蓄势待发。可以想象,专项细分的P2P公司越来越多,他们在某一领域的数据积累要优于央行的征信数据,从前那种垄断的、大一统的征信体系必须会被不断地冲蚀而瓦解。
8、网络直通银行出现混战
腾讯的前海微众银行获批,平安的橙子银行上线,阿里的网商银行在筹备中。2014年,一个为人所忽视的重大变化是以往所熟悉的银行物理网点开始搬到了线上。直通银行不同于网上银行,从最初开户就是线上开设电子账户,客户定位也是抓住年轻群体,与银行网点排队的老人泾渭分明。直通银行进一步发展下去,可以在网上售卖理财产品,进行征信和授信。2015年,无论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新贵,都将在这个方向上发力。直通银行是改变传统银行业的前端,进一步带动后台的变革,这种新兴事物的出现必然带来一场混战。
9、移动端的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
互联网从PC端到手机端是趋势,互联网金融同样要遵循这样的规律。目前,移动端的P2P网贷和数字货币都出现了,而且一些公司的用户体验已经做得非常好。既然移动支付早就大行其道,通过手机进行信用资料采集也不难,那么在移动端进行小额(2万元以下)P2P网贷是顺理成章的。数字货币同样如此,特别是在手机上的一些商业场景,比如游戏、阅读,是很适合用数字货币来玩的,而且在手机上挖矿和兑换也更方便,没有理由不看好移动端的数字货币。
10、会有重量级的传统金融大佬转身互联网金融
相比于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还是处于屌丝的地位。但创业这个事都是经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这四个阶段,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已经习惯于服务20%的客户,对互联网金融的屌丝玩法最初很不屑,只会偶尔关注下哪家P2P公司又跑路了。不过,人不可逆势,一些金融界大佬早已关注并看懂互联网金融大势,只差纵身一跃。阿里金融已经招募了曾鸣这样的学术精英做“军师”,做实务出身的金融大佬(比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长)恐怕也有人心向往之。当然,传统商业银行也在进军互联网金融,而且金融大佬的待遇都很高,并且一般不具备互联网基因,这是转投互联网金融的障碍。但在趋势面前,什么事不会发生呢?
本文发于《阿里商业评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