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成都农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曾任职于人民银行,中国银联,华夏银行)
银行正在加快创新,积极应对挑战
银行已开始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和策略分析,但目前为止,对互联网金融仍无准确的定义,只是大家都按照这个模式在走。实际上,银行和很多金融机构目前做的是金融的互联网,相当于把与金融业务搬到了互联网上,而没有把互联网的思维用到金融的业务中。因为金融行业的门槛高,所以银行的危机意识要弱一些,闭门造车的思路更多,主动选择市场、研究市场的理念和冲动比较少,因此,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声音还是比较小的,但我们必须要肯定这种趋势是必然的,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是无法去改变的,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在各个领域都有一些表现,但这种表现不代表它就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有可能只是阶段性的,所以作为银行,由于其合规管理,包括监管部门的要求相对比较规范和严格,在选择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业务的拓展和创新时是比较谨慎的,创新力度不够。
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应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支付结算,包括第三方支付、支付宝、拉卡拉等,是在支付结算领域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创新;第二是融资领域,如P2P众筹;第三是投资、理财、保险渠道的业务,如余额宝,将投资者的余额进行保值增值,代替了原来较低的活期利息。
作为银行,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在这三个方面有没有一些创新的力度,国有行的和一些大行的发展更快一些,作为我们地方性金融机构,目前还是跟随和观望的政策更多。所以,银行对于互联网金融,也持有一种好的态度来对待,我们也正在这个互联网金融时代努力研究出更多产品来适应这种需求。服务是整个创新的核心,现在很多银行的贷款效率比较低,我们也在思考,为何同样的条件下,银行做不了的别人能够做,比如我们贷不了款的易贷网就能贷?可见银行都在积极思考如何来应对这种挑战。
三中全会以后,对互联网金融的规则规范会越加明确。今年以来一行三会及国务院相关部委的人员均已到广东、江浙一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前期的调研。目前互联网金融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银行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金融的一些应用,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而监管要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银行更多的是在讨论支付结算和电子渠道等,下一步的重点,第一是在渠道建设,包括智能渠道、物理渠道和虚拟的互联网渠道的拓展;第二就是大数据的要求,目前我们在数据利用挖掘方面利用不够,只是存贷款的信息,没有消费、物流等信息,银行在这方面较落后;第三,银行要从技术和平台上要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第四,数据分析专业人士比较缺乏;最后,对银行来讲更重要的是安全和风险控制的要求。银行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去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