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09级MBA郑海峰)
【推荐语】: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感觉一直在背后悄然潜伏,然后一夜间就突然火起来了,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试图改写未来金融格局。世事没有绝对的偶然,任何事物产生、发展的背后都有其必然性,那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从触动了它的爆发?本文作者华创资本资深分析师李张鲁认为应归功于大数据的出现和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通过对上百家互联网金融领域内公司的观察分析,他认为正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造成了数据量的激增,而一些机构主动对数据的获取更是加强了这一趋势,从而使大数据成为开启互联网金融之门的金钥匙。而海量数据的出现对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新型的数据系统、模糊分析、数据主动抓取、云服务等的深入应用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且认为未来金融相关业务的发展将围绕大数据、移动化和云IT展开,得益于新数据域技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客户覆盖及业务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拥有大数据与技术的公司将拥有极大机会,这一切将重塑金融格局。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技术为王的时代
(作者:李张鲁Dennis Roudenko,华创资本资深分析师,青年投资家俱乐部发起人)
互联网金融本身只是一个概念,是泛指那些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来完成并优化的金融业务。历来现有的机构都在尝试运用这些手段去优化自己的业务,但2012年这一领域才开始火起来是因为时机成熟了,大可归功于两大点:大数据的出现与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它们开启了无限的金融新型应用机会,互联网金融正是它们的时代。
我在华创资本近3年内一直在看互联网金融公司,见过领域内公司超过120多家,我们也投资了几家。对上述两点感触很深。接下来让我们结合一些实例看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爆发。
首先,让我们先说一下大数据相关的方面。大数据最根本的基础就是海量数据。这一方面我们有两点观察,大数据如何开启了互联网金融之门:
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入使用,使得数据量(及其质量)成几何式增长,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些服务商们得以随时随地知道它们的用户,什么时候,在哪里,做了什么?大家可以明显注意到2011-2012年是真正爆发的年份。
二、金融机构对客户数据的重视与主动获取。在这一大潮当中金融及其他互联网机构深深地体会到大数据在业务中的重要性,比如用其去获取客户,更好地服务客户,并进行放贷业务等。然而目前全球产生的总数据量中只有23%的数据是经过整理,更是只有1%是已经经过分析应用的。大多数外部数据甚至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很多内部数据,它们并不适合直接应用到业务当中,因此很多机构开始运用并扶持第三方创业机构来提供这一类服务。
举几个例子:Yodlee美国累计融资额超过1亿美金(其中5000万是一家银行出资)的数据收集与服务公司。它一直在帮助花旗、美国银行等大银行处理在线服务,比如将个人欠款电子支付账单、其它行借记卡交易和PayPal交易转化成数据集中到银行处等。
CreditSesame,一个贷款管理平台,它帮用户管理其所有贷款,并帮其获取信用记录,藉此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并帮其从银行等机构处更有效地获取贷款。
国内的新窝,一个电商平台,银行利用它上面的用户交易信息和优质数据给用户进行批贷,并利用它的流水给供应商进行放款。
综上所述,从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造成了数据量的激增,而一些机构主动对数据的获取更是加强了这一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全球数据量占比将从现在的14%增长到30%。
再者,从技术层面来讲,海量数据的出现,对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这一两年一些新型的NoSql数据系统开始兴起,模糊分析、数据主动抓取技术开始得到深入应用,云服务也开始得以大规模出现,这一切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再举几个例子:
Stock Twits, 一个基于Twitter的股票应用,它通过API汇集股票走势与评论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处理能力提供走势热点预判服务。
Zest Finance,是由一整组数据科学家创立,他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精算手段进行贷款信审与放贷业务。他们收集全网的借款用户社交,信用,及个人数据,并基于精算概率进行放款。公司至今获得了大几千万美元的投资。
可以看出来互联网金融和数据与技术密不可分。在这里可以做出以下总结:我们认为未来金融相关业务的发展将围绕大数据,移动化,云IT展开。得益于新数据域技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客户覆盖及业务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拥有大数据与技术的公司将拥有极大机会,这一切将重塑金融格局。接下来一年将会有几十起领域内融资。
感谢本文推荐者:四川大学2009级MBA郑海峰先生,欢迎更多朋友推荐美文,小编代您与大家分享。
毕友推荐——分享MBA推荐的文字。毕友推荐,旨在收集和整理MBA推荐的各类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和资料,每日定期发布,分享给所有的朋友。通过每个人的推荐分享,实现大家单位阅读时间价值最大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请将您的推荐直接发至毕友征稿邮箱:2733119529@qq.com,或Q:27331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