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企到创业人生
从12年的外企生涯,到现在创业打天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他如此抉择,其间又有哪些酸甜苦辣以及经验教训呢?近日,毕友有幸邀请到了第六期毕友故事会的嘉宾朱建斌先生,并对其进行了一场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杰出校友,听听他在创业路上的故事。
人物简介
朱建斌先生,四川大学98级MBA,四川斯普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自1988年起本硕就读于四川大学材料科学系,毕业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系(5系)工作,有材料科学及光电子专业背景。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作3年之后转战外企12年,先后任职AGFA、HP、DELL、SUN几家全球知名企业,后来又于2010年成功创业。他创办的四川斯普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电信行业节能服务提供商,经过了国家发改委正式备案,并正式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的节能服务公司,也是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推荐的通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斯普信基于对通信行业业务的深刻理解,重点针对通信行业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综合节能解决方案以及高效的节能运营服务,产品先后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进行了成功应用。
当在外企遭遇职业天花板
朱总在HP、Dell及SUN等外企工作共12年,其中在SUN公司近9年,期间主要负责Service sells。随着自身能力的提高,他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期望,职业天花板随即显现。当时中国区高级别管理层都是香港人,自己做到部门销售经理就已到头,看不到更好的前景,于是他毅然离开奋战了9年的外企。从SUN出来后他先到一家大型国企担任服务总监,但在这个职位上面对着中国式的有组织无规矩以及江湖互掐,让已形成外企工作方式的他很难适应,于是,他毅然再次离开,选择创业的新出路。
创业,要有好项目、好资源、好团队,更需毅力和坚持
创业,除了要有好的项目、资源、团队之外,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到达成功彼岸。
创业首先要考虑做什么,怎么做。朱总谈到自己当初在业务选择方面,基于以前工作中与电信运营商的关系积累,结合自己小公司的特点,选择了从运营节能的角度去做节能产品。由于行业属性,斯普信公司的产品以自主研发为主,有部分为国内首创、独创产品。但在这方面朱总建议一开始最好不要进行研发性创业,研发成功的几率太不确定,而且成功之后也很容易被别人山寨。
“不是学了西点就能打仗的,选一个好的方向和客户都没有选一个好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更难”,朱总如是说到,可见搭建一个好的创业团队是至关重要且非常不容易的,团队成员必须是可以信任的、人品好的、专业能力优秀的人才。要实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做的过程异常艰辛,他的团队曾在创业过程中失败了两次,但他仍然坚持,终于在第三次成功了,对此朱总感悟颇深。如何进行股权激励,又如何避免公司在做大后部分高层另立山头?他认为,核心团队成员首先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有目标和行动方向,还需要领导力的感召。相对国外职业经理人队伍,中国的职业经理人还需要加强职业操守,提升基本素养,发挥民主作用,展现团队价值。
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团队建设中很重要的方面。朱总认为,环境是由人营造的,每个人的生活目的、层次不同,要因材施教,要让员工能够自我觉醒、有内在动力;要有适当的制度规范,同时能让人相对放松;对不同的人,要运用不同适合的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萝卜快了不洗泥”,不能仅为了发展速度而忽视质量,否则会留下极大后患;同时也不能超出自己能力范围随意承诺,创业有风险,要客观认识并诚信告知。此外,在发展中,很多因素无法确定,不要轻易扩充队伍,要严格按照需要。
最后,创业路上需要异常的勤奋和坚持。以前在外企工作相对轻松,而创业后则需时时紧绷神经,为了在技术及商务上得到客户的认可,公司团队经常连续5到8个工作日加班,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市场压力,可见创业成功的光环背后有着怎样的付出与艰辛。借用《金刚经》做比喻,创业的确要有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有金刚般坚硬的毅力,才能到达向往的彼岸。
居安思危,着眼未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创业需要在战略方面进行深思熟虑。朱总以自己为例,分析了行业竞争、市场容量、国家政策法规、自己的核心技术以及客户的价值需求,也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成长性崩溃”提前做了考虑,包括组织架构、营销团队、战略等等。同时,对于企业发展中需要的资金,他指出可以利用自有资金(及盈利)、政府资助扶持资金以及股权债权资金等多种渠道。在融资上要注意了解、运用现代金融工具,如融资租赁,既实现融资的低成本和企业的高速发展,又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与朱总交流时间虽不长,但收获颇多,也希望能借朱师兄的经历、体会,给更多正走在创业、管理路上的同学一些感悟。
(毕友特约采访员:四川大学2011级MBA 程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