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导读】在全球化的视域下,中国的传统民俗不再仅仅是中国人的事,它将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焕发新的生命。古老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在现代被更多元、更丰富地表达。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仪式,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礼仪最多的民俗载体。这几日,媒体官微们最喜欢发布的内容就是林林总总的过年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七,宰公鸡”之类,我们在微博、微信争抢着红包,在网上,过年氛围是越来越浓了,而身处办公室的都市人心中更加希冀的与其说是春节民俗本身带来的趣味,不如说是盘算着那七天长假中有哪几天可以自己安排。
这几年不断出现“年味儿变淡了”的抱怨感慨。大鱼大肉不再能激发人们的食欲,身不由己地推杯换盏让人厌烦,烟花炮竹的声音在大城市里渐渐消弭,走亲戚拜年成为让年轻人心中忐忑的规定动作——因为会面临各种“有对象吗?”、“工资多少?”、“啥时生孩子?”的无尽盘问。春运的奇观仍然火爆,人们似乎对过年的期待以及过年带来的幸福感不再强烈,反倒对春节期间的海吃海喝迎来送往的流水线多少有些疲惫厌倦。
和中国很多民俗一样,春节民俗的根,仍然扎在物资匮乏的农耕社会。从“糖瓜沾”、“宰公鸡”的民谣以及最重要的饺子等民俗可以看出,吃,是春节的头等大事。在农业文明时期,一家人要一起吃饱、吃好,也就只有在春节这样的重要时刻了。老一辈人对春节的记忆,基本上也都与吃有关,肉馅饺子,白面馒头,鸡鸭鱼肉……都是曾经难得一见的奢侈品,能吃到好吃的,是他们对于过年最大的期待,年夜饭也是春节最显著的一个象征。
如今,食物不再具备曾经的魅惑力。而当工业文明的代表——城市分裂了乡土社会中聚合的大家族和社群、信息文明的代表——互联网将人们的眼睛拽向屏幕,老式的传统民俗正在被快速行进的社会列车甩下。城镇化、信息化蚕食着传统民俗得以延续的历史土壤,传统“年味儿”的萧索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80后出生的一代脱胎于城市,90后的一代更是“第一代网络原住民”,更注重个人自由度的他们对大一统的规矩与仪式不以为意。在快节奏生活的城市中,他们不会按照民谣那样提前好几周就进入过年的周期,他们需要工作,需要社交,“二十七,宰公鸡”一类的民谣不再具有可操作性,繁琐的节日流程被高速运转的城市机器简化,拜年和收发红包更多地在指尖上完成,物资的丰裕让他们对年夜饭、新衣服不再有特别的期待。传统“年味儿”被祛魅,甚至让人有些审美疲劳。这或许令人扼腕,但“年味儿”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新阐释。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社会。空前繁杂的信息量,空前便捷的沟通,空前快速的社会发展,让不同观念、不同诉求的亚文化族群蓬勃生长。人的生存变得“原子化”,生活变得“碎片化”,传统民俗的权威统治力被釜底抽薪。亚文化对传统社会结构的重建,使得如今在城市中渐渐流失的不仅是传统的“年味儿”,还有曾经紧密的邻里关系,还有面对面的真切交流……春晚是80年代以来才渐渐在除夕夜的客厅中形成的“新民俗”,但也很快成为被亚文化反讽的对象,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随着春晚的直播一起“吐槽”倒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新习惯。在无数亚文化族群对春节民俗的解构力量下,单一的旧民俗的变革、多样的新民俗的重生,或将成为民俗流变的“新常态”。新的民俗,新的“年味儿”,正在此时此刻此地繁衍,“年味儿”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传统民俗不会死去。海外媒体正在纠结中国羊年的羊究竟是山羊还是绵羊,其他国家庆祝中国春节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在全球化的视域下,中国的传统民俗不再仅仅是中国人的事,它将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焕发新的生命。传统与现代,也未必是你死我活的矛盾体,古老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在现代被更多元、更丰富地表达。在爆竹声中写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古人不会想到有“春晚”这样的“新民俗”出现,现在与未来,同样可能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新民俗”。无论不同时代的形式如何,春节阖家团圆、祝福迎新的精神内核,将一直保留在中国人的文化血液中。
本文来源于新华网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