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导读】最近不断与学生和朋友们分享了互联网2.0时代下企业经营的选择,我请大家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变化就是世界的本质。在“互联网+”中,变化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演讲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特地写出此文,希望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变化的理解。
晨练,满眼看到的都是变化。一天天树不同了,一天天天空不同了,一天天花儿不同了,一天天小草不同了。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和时令、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了一起。没有谁刻意地宣扬自己的变化,也没有谁刻意地占有资源,每一个自动自发的变化都是为了与周围的一切相和谐。
是的,这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自我调整。我常常为小区中的各种植物所感动,时而粉红一片,时而碧绿荡漾,无论春风秋雨、盛夏凉冬,它们都展示着各自的多姿多彩,也正因为这样的变化,让我们栖居的环境总是处在生机盎然的勃发中。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载体。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生命本身都在按照自己的规律变化着。一呼一吸之间,很多东西都悄然不同了,没有痕迹,不露声色,但是一切都变了,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而适应这种变化,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已经根植于我们生命体中。但是,另有一些变化,在我们的社会中、组织中、生活中等等,人们为什么一片茫然、不适应了呢?
变化就是存在
是这些变化太集中、太突然、太快速吗?似乎人们的意识流被一下子撕开了一个黑洞,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这种无穷无尽、深不可测的变化,让很多人觉得迷茫,对不可知的未来深感焦虑。其实之前,当类似自然生命的变化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已经渐渐适应了一种平衡——静态的生长,以至于意识不到“变化”本身的存在。
是的,“变化就是存在”——如果认识到这个变化本身的属性,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从容地理解环境。
我自己在年青时的一段时间里,并不了解生命的本质,认为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觉得时间是一个永远可以挥霍的存在。因为工科出身的缘故,认知世界的方式开始变得科学而理性,时间变成线性,岁月是一条演变的长河,生命逝去一去不复返。因为禅修的缘故,用心去理解生命的意义,知道生命本质上是一种轮回,生命的终结也是起点,这时时间是一种循环。
从时间可以挥霍,到时间是线性一去不复返,再到时间是生命的轮回,这是我认知时间的一个过程。假设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呈现,那么唯有透过现在,才有过去,也才有未来。
最让我感受到环境这一特点的是出租车行业的巨变。坦白讲如果按照我有限的认知,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出租车司机竟然是第一个全面与互联网对接的职业,也绝对不会想到出租车这个行业已“极速”互联网化。同时另外一个与出租车相关的案例是PP租车,我也没有想到原来每个人可以把自己闲置的车组合起来,通过一个非常便捷的平台租给客人,让车在空闲时,能够帮助别人,同时又能够获取商业价值。仅仅1年的时间,平台上就有十万辆车注册,月均流水增幅超过百分之一百,资本对它也十分青睐。结果导致了出租车行业大范围的讨论和撞击,这些改变,也正是这个行业的存在,不管你是否愿意,这就是现实。
很多时候,我们对环境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往的经验里,比如会关注人口、GDP、消费指数、空气以及国家政策,的确这些都是影响外部环境的因素,甚至有些是关键因素。但是对于今天的环境而言,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更需要拥有一种认知环境本质特征的能力,因为环境的影响因素也会改变。出租车和出租车司机在滴滴打车软件出现之前,对其影响的因素也许是油价、天气、道路管制以及行业规则。滴滴打车软件出现之后,这些影响因素还在,但是影响作用却发生了变化,乘客和出租车司机的关系也改变了,两者的关系因为“第三者”的出现,显现出不同的效率和结果。
这就是所谓的“变自生变”。
善于自我变化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在《技术元素》一文中有一个论断:所有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城市都近乎不朽。因为公司的成长逻辑遵循着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好像一个人一样,有发展也有衰退;而城市则构筑了自我不断动态扩张的生态系统,在变化中有着不可预测的未来。
凯文·凯利更将视野放开,从大自然中提炼出“无中生有”的九条规律,为终极生态系统的扩张奥秘追本溯源。然后视野一收,他竟然从现代公司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中,找到了这九条规律存在的依据——它们都致力于在打破边界、内向成长。
他进而判断:在互联网时代,控制会很快失灵,更具有动态平衡的眼光才有利于组织茁壮成长。公司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事业的影响可以绵延不绝。这也正是人们说信息时代更趋于人本回归的原因。
凯文·凯利总结的大自然生长的九条规律,从无中生有,到变自生变,这种变化本身是结构化的。所以大型复杂系统的做法就是协调变化。当多个复杂系统构成一个特大系统的时候,每个系统就开始影响直至最终改变其他系统的组织结构。若你要做到从“无”中生出最多的“有”,就必须要有能自我变化的规则。
这不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吗? 也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的根本:打破平衡、避免失衡,不断寻找不均衡。从而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打破企业生命周期的魔咒,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正如乔布斯的人生哲学:每天都在改变。
变无止境
人们发现自库克接任苹果的新帮主以来,苹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比如2010年10月,乔布斯在苹果财报会上称,iPad的10英寸屏幕是开发平板电脑应用的最小尺寸。因为更小屏的平板电脑虽然让图片看起来清晰一些,但是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可是乔布斯去世后仅一年,苹果就推出了iPad mini,而且是目前为止最畅销的iPad产品。
乔布斯还公开嘲笑某品牌大屏手机是“悍马”:“你无法将它握在手中,没人愿意买它”。 还是在他去世一年后,库克竟推出了更大屏幕的iPhone 5,并于去年推出了更大屏幕的iPhone 6和iPhone plus。其宣传口号就是:“岂止于大”。乔布斯钟情于拟物化设计,在他看来,iBooks看起来就应该像真实的木质书架。但在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干脆解雇了负责移动软件的高级副总裁斯科特·福斯托尔,缘于他是乔布斯设计偏好的坚定捍卫者。接下来的iOS 7完全颠覆了乔氏风格,采用扁平化界面,彻底抛弃了模拟现实世界的物体。以及库克亲自走进中国、苹果对媒体开放、热衷慈善等等,都是和乔布斯反其道而行之。以至于有人认为库克背离了苹果的宗旨。
在乔布斯看来,生命的意义就是改变世界。如今,库克持续了这个“改变”。
其实,库克正是遵循了一条“生”的道路——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正是许多公司在新旧统帅交接时面临的生死大坎,也是所有公司由盛而衰生长周期的死穴。目前为止来看,库克迈过了这道坎。库克接任CEO以来,苹果的市值上升了1400亿美元,2014年第四季度卖出7446.8万部iPone,创历史纪录。
所以库克说,他的改变,正是继承了乔布斯的精神遗产。乔布斯说过: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狭小的柜子中,以为自己无法对事物产生重大影响和改变。乔布斯从不接受这种哲学,并要求苹果的高管也拒绝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能够让事情发生改变。如果实现的成就是无止境的,那么你就可以改变世界。他对库克嘱咐道:“永远都不要想乔布斯如何做,而是你想怎么做。”这样看来,库克的改变,恰似乔布斯灵魂附体,他致力的是能够自我变化的规则,也是为苹果突破成长极限、持续经营而“变”。
而库克所说的“核心价值一直未变”,一如自然生长的脉动,是一种不均衡下的规律。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中写到:“虽然我们可以塑造当下,但未来却从过去的‘完全可预测’转变为一块开放又原始、广阔而空白的帆布,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依据自己的价值,努力裁剪塑形。”这是今天这个时代环境最具魅力的地方,一切皆变,一切皆存在。
只是未来从来不会自己到来,你必须寻找到能够自我变化的规则。
转载请注明:转自: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