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
唐宁,宜信公司创始人,CEO。
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互联网高科技给金融插上了翅膀
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互联网高科技给金融插上了翅膀,能够让金融覆盖更多的客户,我们很多的小微企业主6000多万,其中通过这种阿里等大数据模式,可以非常好覆盖的,也就是几十万,剩下的怎么办?现阶段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很难通过互联网,通过无线互联网覆盖这样的人群。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坚持创业的工薪阶层,还有几亿经济活跃的农户,如何能够解决他们获取金融服务的问题?互联网可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相当一段长时间,我们认为起到的是增信的这样的推动作用,一定要重视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也不是万能的。
互联网金融落地主要在于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
模式创新方面是被逼出来和抄出来的。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问题,市场被迫进行模式创新,同时也看到一些国外企业的发展模式,做一些借鉴。
谈到技术通常谈到互联网、高科技、移动互联网,这些都非常重要。同样重要的是对互联网金融而言,是风险和信贷技术的创新。中国过去至今,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也是在信贷技术创新。例如评估个人的信用等,基于这样的创新,才能够使得互联网金融落地。
互联网可解决普惠金融诸多困难
为几千万的小微企业主、几亿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P2P以及金融创新内在的驱动力。
普惠金融的开展面临诸多的困难:一是如何找到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主和农户;二是如何评估这些小微企业主和农户的信用,他们缺少可抵押的实物资产;三是普惠金融的资金从哪里来?四是目标对象的能力建设问题;五是从事金融创新的机构,如何提升自身的能力。
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带来巨大的推力,越来越大。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7*24小时的服务,利用大数据社交网络的信息,能够了解借款人在互联网的表现、在虚拟世界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是很好的增信方式。
互联网还可以帮助普惠金融机构解决资金来源。宜信曾推出的“宜农贷”产品,也颇受质疑,不过现在来看已经有10万人通过互联网,近5000万元的资金帮助农户。
此外,做普惠金融的机构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帮助小微企业、农户提升各方面的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机构自身的建设能力。
互联网金融暂时无法颠覆传统金融
我对于互联网移动终端其他高科技的方式的认识是,它非常好的工具和手段,能够解决大事情,而且是很多大事情,但也不是一切,也不是颠覆。
因为我们的目标客户小额企业主,还有很多的坚持创业的小额企业主,农户,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的使用者,很难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覆盖他们。
而且在中国今天的信用环境下很难仅仅依赖虚拟世界的相关信息进行风险防控,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各种各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方式能够去找到他们,而且要有非常创新的信贷技术识别风险。
这种信贷技术既包括我们的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一些交易数据,或者个人在虚拟世界生活事业的蛛丝马迹信息等等,基于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到硅谷去听到很多最前沿金融领域的创新在这方面也相关。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传统的小额企业主需要你面对面的方式,花几个小时,跟他在一起沟通交流,帮助他生成财务报表,帮助他搞清楚现金流,并且基于现金流做这样的,通过什么手段,什么方式,移动互联网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只是工具手段。
互联网金融是多层级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不会颠覆传统的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能够降低信用风险
美国相比中国来讲,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应该说是相当落后的,在美国,做P2P或其它一些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获取美国征信局的有关个人信息,但在中国,首先相关信息是不大存在的,有一些信息也不好获取,获取了也涉及大量反欺诈方面的工作要我们去做,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还是要去把该做的体系之中,信用信息获取、整理分析等工作做到位,与此同时也要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去发掘很多客户在虚拟体系之中的相关数据、相关信息,个人的特征,这方面的信息,作为增信的来源,许多信息结合到一起,和实体体系的信息配合,就可以更好的做好丰富,所以我们想,通过互联网,通过移动互联网,通过大数据,可以使得金融的参与者更加广泛,可以解决过去未被覆盖的一些人群的直接需求,同时可以把信用风险控制的工作做好。信用是核心,风控是核心,而互联网金融在其中是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的。
互联网金融趋势是线上线下相结合
中国未来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走势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体系与虚拟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当年美国有一家叫Etrade的公司在网上做证券交易,说以后所有的证券交易都会在互联网上进行,最近我去硅谷时,看到到处都是Etrade的线下服务网点,我很奇怪,他们说,我们经过几年创新实践,行业的共识是,有一些标准化产品与标准化服务、客户的一部分需求可能通过互联网完成,但很多客户的综合需求必须通过实体网络来完成,以后的互联网金融一定是以互联网为工具,秉承协同开放创新的精神,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实体体系与虚拟体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