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毕友推荐】第53期沈逸尘 推荐《哈佛毕业生为何会在收发室工作?》

沈逸尘 推荐《哈佛毕业生为何会在收发室工作?》

2013-07-16 19:09:16毕友网 14209

(沈逸尘 海麟网主编)

推荐语

  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反应是想起近几年国内一直在热议的话题:大学毕业生工资还不如农民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96元;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中国农民工的平均工资为1670元,应届大学生的工资为2153元,比农民工仅仅高了29%。

  虽然2012年的统计数据还未出炉,我估计也高不到哪去。包括媒体在内的很多人“痛心疾呼”这对大学毕业生不公平,父母白花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供孩子上学,到头来还不如工地搬砖的,愤懑之余又将枪口对准教育体制,对其口诛笔伐,仿佛一切都是体制的错。

  我认为大多数人是选择性失明。若将竞争时间拉长,有没有人比较过十年后两者的工资水平?因为手头没有统计数据,不敢妄断届时大学生一定比农民工收入高。我只举两个身边的实例。两人都是我的朋友,A君因家里条件不好,高考失败后没有再上大学,2003年直接去深圳打工,做的是跟建筑有关的活,一月能拿一两千;B君家庭条件也一般,父母逼着他一定要考大学,虽然恨透了这种学习方式,但他还是咬牙坚持到了大学毕业,毕业后在上海一家金融企业拿着两千多工资混着,混了五年现在已经做到经理,年薪几十万。而A君两年前已经回到老家娶妻生子,我只在电话中听他提过2009年他一月能挣一万多,很是兴奋。

  也许这只是特例,但我想说的是,没有体制是绝对公平的。而且作为成年人,在步入社会后,你所做的任何事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想要得到比别人更多,你唯一可消耗的资本是你的青春和对未来的预期(不拼爹妈的情况下),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个代价你愿不愿意承受。还有一个问题则是,如果不承受这种代价就是一种错误吗?比如,一个毕业生甘愿在一家单位里耗一辈子,从来没想过自己创立企业赚大钱,但他认为这种平稳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那么我们凭什么定义他成不成功呢?

  诚然,在精英政治掌控社会的今天,一个人想要获得所谓的成功会非常难,我同意文中的观点,很多时候突破自己所在的层次也许最需要的就是运气。

哈佛毕业生为何会在收发室工作?
文/Adam Davidson 译/littledo

  Stephen J. Dubner在《魔鬼经济学》一书中解释了很多毒贩身上奇怪的经济行为。他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黑帮,这个黑帮中站街仔赚的钱少得可怜但还是极度卖力,怀揣着哪天能成为富可敌国的大佬梦想。这种行为不止出现在非法活动中。很多行业底层员工的工资有一部分可以说是彩票。这些员工只能获得低工资,以此来交换希望渺茫但的确存在的挣大钱的未来。

  这多多少少能解释好莱坞。是的,奥斯卡颁奖礼可以说是一场荒诞的盛世,一些相当成功的人士互相祝贺,而他们做的事情几乎对人类的成就起不到有意义的推动作用。但这也是能人统治资本主义的一种庆祝方式。

  我不是在说那些浪费在俊男美女身上的财富,我是在说一种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鼓励很多年轻人拿很少的钱却极度卖力地工作,只有这样才会有钱能浪费在俊男美女身上。这就是能人统治资本主义的精髓!

  在某些方面,好莱坞是个典型的乐透业。这个产业中的大多数公司创造不出Google那样的经济价值,它们让有潜力的年轻人通过一系列测试,最后只雇佣少数几个通过考试的人。人才机构和工作室雇佣很多年轻人,年轻人做几年的苦工,公司也能得以维持,这样做成本低廉。(演员是另外一回事,很多演员一开始总没有稳定的工作。)这个职业离心机让员工很快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高低和动力大小给自己定位。时间一长,有些人不再拼搏,一些人意识到自己不是那块料,还有人发现他们更擅长做别的事情。

  需要选择谁升职、谁当合伙人的时候,管理人员就有很多信息可以参考。与此同时,意志坚定的年轻人拿着低于市值的工资努力工作数年也能让公司受益。(华纳兄弟收发室职员的年薪是25000到30000美元,只比水管工学徒多一点。)这个战略还远谈不上完美,但它的确把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推到了顶峰。Barry Diller(曾任派拉蒙影片公司董事长)和David Geffen(曾是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梦工厂三巨头”之一)的第一份工作都在William Morris的收发室里。

  好莱坞只不过是众多把新人(不管他们是坐在收发室,还是去帮工作室老板拿干洗的衣服,还是为演员试镜准备午餐)拉到乐透体系中溜一圈的行业中是最光鲜亮丽的一个。就算是没有什么好风光的行业,也是这种乐透经济体制。

  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卖苦力的年轻人对荣誉没什么太高的期望,但要是他们成了合伙人就能成百万富翁了。律师事务所、广告公司、咨询公司也是这样。创业公司可谓是正大光明地使用彩票体制,也就是用优先认股权来吸引年轻人白干活。不过华尔街是个特例,它为新人提供高额工资以及巨大的潜在收益。

  就算是那些无法提供那么多金钱的行业也运作着自己的乐透系统。学术界、非盈利组织、图书出版商、公共广播公司也让新进员工做各种低工资的活,用来诱惑他们的就是一个工资更低但能提供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满足感——的职位。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些人把潜在的薪水花在了快乐上(经济学家真的是这么说的)。

  这个体制专断且不公平,而且经常利用那些实际上没有可能得到大奖的年轻人。但那些提供不了大奖的领域对这种体制更是青睐。华纳兄弟收发室职员挣的钱可能比邮局职员少(甚至可能少一半),但前者升到重要岗位的几率要大一些。收银员、书记员、制造以及其他行业低技术含量工人没什么为行业拼搏的精神,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也比较松散,他们的雇主对他们更是如此。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技巧因此也提供不了光明的未来,因此也就不需要太卖力。

  然而,美国二战后的经济奇迹有一部分归功于大多数人不需要在高风险的乐透性质的工作与看不到明天的讨厌的工作间做出艰难的选择。炼钢工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店员、水管工职业生涯的一开始工资就还算得上体面,而且也有稳定的上升空间。这两条路径互相支撑。奋斗者能够胸怀大梦想因为他们还有万无一失的B计划。纽约和洛杉矶到处都是老师、商店主、艺术管理员以及其他想拍电影、做音乐、搞出版的人,他们最终放弃梦想,在别的领域也干得不错。

  如今,很多经济学家担心能作为舒适B方案的工作正在消失。技术和进口的廉价物品取代了很多不那么有创造性的工作。报税软件TurboTax抢走了税务师的客户;Photoshop取代了平面设计师;Home Depot(家居建材零售商)、沃尔玛和Duane Reade(药品连锁店)挤走了小店主。

  尽管乐透体系可能对很多行业都有价值,但在整个基于乐透的经济体中,只有少数人能赚大钱而其他人却不得不拿着菲薄的收入挣扎于不确定之中,这不公平,从政治的角度看来非常可怕。如果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在未来也不可能过上更好的生活,那他们就会工作越来越不努力,新点子、新产业也越来越少。整个经济体最终将越来越穷。

  我们不清楚一个胸怀大志的23岁年轻人5到10年后发现做演员(或者做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时会怎么样。最好的建议是接受一个观点:美国经济上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劳动力乐透体制,同样也取决于努力和坚持。奥斯卡说得很清楚:顶端没有那么大空间。在以乐透为基础的经济体中,你也需要一些运气,也许你最需要的就是运气。人们应该做好准备买一些不同的彩票,因为现在的B计划只是在别的领域来个漫长的冒险。

  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向一位从未被提名奥斯卡的女演员看齐:Hedy Lamarr。她在屏幕上的表现不错,但为了以防万一,她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扩频通讯技术。现在蓝牙和Wi-Fi还在使用这种技术。这还真是个不错的退路。

节选自《哈佛毕业生为何会在收发室工作?》
译言网

  感谢本文推荐者:沈逸尘 海麟网主编,欢迎更多朋友推荐美文,小编代您与大家分享。
 
  毕友推荐——分享MBA推荐的文字。毕友推荐,旨在收集和整理MBA推荐的各类原创或转载的文章和资料,每日定期发布,分享给所有的朋友。通过每个人的推荐分享,实现大家单位阅读时间价值最大化。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请将您的推荐直接发至邮箱:2696039404@qq.com或Q:269603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