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毫米波雷达智能感知芯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和微芯(Possumic)完成天使轮数千万元融资,本轮由达泰资本领投,横琴金投跟投。资金将用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实验室建设、团队扩充及流片测试。本轮融资由渡越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毫米波是指长度在1~10mm的电磁波,对应的频率范围为30~300GHz。作为一种介于微波和远红外波之间的波谱,毫米波空间分辨率高、受天气影响小,可以提供距离、速度和角度等数据。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共同组成了当前自动驾驶的复合感知系统,前者在其中起到稳定作用——能不受天气情况提供高穿透力,以及强测距能力。
在自动驾驶之外,毫米波雷达也开始出现应用于智能家电的趋势。相比较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和难以保障隐私安全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更适用于智能家电。而随着IoT产业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进阶,智能家电市场也需要高感知力的芯片。但由于此前的毫米波雷达主要是为汽车自动驾驶设计,应用于家电领域时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价格贵、规格大、开发周期长。这并非是产品缺陷,而是应用场景的变换造成了冗余、超配的情况。
针对这个痛点,正和微芯在2020年底成立,过去一年时间正和微芯完成了团队的组建和一款芯片的设计,该产品为60/77G FMCW雷达芯片,采用AiP封装天线技术,将在今年发布。
正和微芯团队凭借在射频、算法和SoC领域的技术积累,没有采用传统毫米波系统和芯片设计模式,而是采取射频前端加基带架构、高性能AiP天线的技术,配合高算力专用信号处理器,试图提供超小尺寸、超低成本、超低功耗的单芯片解决方案,以解决当下行业痛点问题。
正和微芯采用的单芯片高集成方案是一种射频基带和算法一体化的SoC芯片架构设计,能大幅降低芯片面积。具体而言,射频器件负责信号的收发:将二进制信号转变为高频率的无线电磁波信号并发送;接收无线电磁波信号并转化为二进制信号。通过信号一发一收间的距离和角度变化,就可以用测算物体所在的区域,用在消费场景里,毫米波雷达还可以感知人体的体征数据。
此外,AiP封装天线是近年来5G毫米波雷达最受关注的技术趋势,即将天线和高频电路封装在芯片内,缩小产品尺寸,也避免二次开发。正和微芯选用的60~80G频段波长,决定了其天线的长度也小,可以封装到芯片内。同时,该频段相对于2.4/5.8G的波长更不敏感,也可以减少被错误触发的频率,更集中于指定区域。
目前AiP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诸如TI、英飞凌等海外芯片设计公司、台积电及三星等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公司、日月光及矽品等封装测试厂家。AiP的封装工艺难点在于如何实现高辐射效率和低成本,如今逐渐受到射频元件商与封测代工厂重视,后者皆已投入资源于封装技术研发。
目前,正和微芯正在与一些智能家电、安防、教育领域大公司合作,进行定制化研发。具体应用而言,由于毫米波雷达对人体的状态、动作有所感知,所以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儿童坐姿调整、身体健康监测、节能等作用。
邹建发认为,正和微芯相对于同行的优势在于能提供包含软硬件的复合解决方案,这使得下游集成商、甚至企业本身能更快实现产品应用。这是因为正和微芯提供的不仅是一块芯片,而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户不需要开放上层算法,只需要开放若干API就可以对接。
以人机交互和智慧家居切入,正和微芯想做的是一家专注于全场景感知的智能传感芯片公司,未来还计划切入智慧工业、智慧汽车等AIoT领域,为物联网赋予更强的感知能力。
团队方面,公司创始人邹建发是全志科技的创始团队成员,曾任职全志模拟无线总经理,在芯片行业深耕20多年,有着丰富的产品和公司运营经验。2014年其在全志内部创建无线事业部,累计无线芯片出货数亿颗。公司联合创始人潘攀,毕业于哈工大,曾任职新加坡Marvell、全志科技等公司,近15年的芯片行业经验,在团队管理、核心技术突破、产品运营等方面经验丰富。正和微芯的核心创始团队成员均有十多年芯片行业经验。
投资方观点:
达泰资本合伙人张挺博士:毫米波雷达在隐私性、性能和成本方面相比其他传感解决方案有着明显的优势,有望大幅提升用户的体验、实现更多场景的应用,尤其看好毫米波雷达在智能家居的机会。正和微芯团队在射频、算法和SoC方面具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兼具实战和创新能力。
横琴金投集团副总裁胡传伟:得益于工艺及天线集成等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IoT智能感知等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毫米波雷达市场迎来爆发,正是创业公司把握机会的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