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工业零件选型平台零件邦宣布于不久前获得由找钢网提供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平台完善和技术研发等方面。
为研发工程师节约外购件选型时间
无论是研发一款机器人还是落地一种新型工业车床设备,所有工业产品的创新与迭代除了需要有构思上的突破,还面临着开发成本与开发周期的双重压力。
其中外购件选型会耗费研发工程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按照传统方法对于不熟悉的构件工程师要一个个翻阅资料对比,极度浪费时间。
零件邦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创始团队希望零件邦可以成为零配件的参数化分类数据库,通过提供免费、快速的在线选型服务,解决工程师的选型痛点,进而切入工程师服务和零配件服务领域。依托自建的工业零配件大数据库系统,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集零件配件选型、数据服务、技术服务和零配件交易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
零件邦正式上线与今年5月,平台收录了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2000个工业品牌,相关产品涵盖85000个品类。
运用零件邦,用户可根据零件所属行业、品类或者首字母等情况筛选、查找所需配件。每一个零件都会标明厂家、型号、尺寸、材质等重要信息。此外零件厂商也可以免费上传自己的产品数据,让更多用户了解自己的产品。
事实上,零件邦不能完全被称为一个全新的平台,它的前身是上线于2018年3月的选型网。如果说选型网是杨宁及其团队构建零配件参数化分类数据库的第一步尝试,零件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全新升级。
杨宁解释:“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零件邦兼容性更强,之前网站数据库对接口的包容性较弱导致很多功能无法实现。而零件邦的架构更加合理,可支持大批量数据处理、AI智能导入等功能,还可兼容更多不同的参数表达形式。”
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底层数据库
有过10多年研发工程师经验的杨宁深深地感受过零件选型对工程师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前用传统的办法我们会一个一个的到零件厂商官网下载PDF文件,查阅同一类型零件的不同尺寸,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如果遇到搜不到资料的公司则还要联系对方询问相关数据,步骤十分繁琐。有时候单个零件的选型都能花费高达4到40个小时的时间。”
不堪这种困扰,杨宁和同为工程师的朋友们开始思考如何用“互联网+”来解决工程师们的痛点。在2017年他就用业余时间来做这件事,为后续创建零件邦埋下基础。
随着对项目的推进,杨宁意识到工程师以外另一群人的痛点。
在工业零配件领域存在着大量中小品牌,他们也有不错的产品但碍于推广成本、品牌影响力等因素难以大范围地触及用户。从需求来讲他们也想介入到工程师的选型过程,帮助工程师完成选型、了解工程师的真实需求,也希望有平台能完成资源的整合,借此渠道与遍布全国的工程师沟通、交流。
既然痛点这么明显为什么很少有平台做类似的业务?
杨宁坦言行业内有些公司其实已经在做某一垂直品类的选型平台,比如传感器、芯片等。但几乎没有人做全品类的零件库,因为不同零件与不同零件之间的差异性实在太大了。
“做全品类的数据库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光其产生的数据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存储这些数据我们还花了不少功夫优化数据库结构,这对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十分高的门槛。另外,种类复杂的零件类型,同一类零件的不同执行标准、名称、数据结构、单位都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最重要的是在当下做完这样一个工程量庞大的事情仍难以得到与之匹配的盈利,用户的付费习惯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来培养。”
但杨宁相信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推进,这些数据的价值也将逐渐展现,在未来其盈利将不会成为困扰。“大家这两年都在喊工业互联网,从逻辑看工业互联网是在将机器、设备、零配件联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在连接的过程中数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就是在构建一个可运用到工业互联网中的底层数据库。”
团队方面,杨宁为江苏大学机械工程硕士,曾任职ITW集团资深研发工程师;张安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曾任职上海会途网络科技CTO;董嘉枫毕业于苏州大学,负责产品开发与运营。
目前,零件邦正在筹备Pre-A轮融资,资金在1200万左右,将主要用团队建设、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