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时光无情,那是因为在浪费它。时光其实是最有情有义,投入得越多,它回馈得就越多。哪怕很长一段时间都像往深井里投入石头,悄无声息。可只要投得足够多了,终有一天它会突然还一个大写的惊喜。
金融探索之支付篇 | 支付盈利模式重构
企鹅智库在《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趋势报告》中,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对支付行业带来的变革。指出传统支付行业的盈利方式为支付转账手续费,而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盈利方式则转变为免手续费,支付已成为入口,盈利模式已转移。
以银行卡刷单为例,收费率分成比例为 发卡方 :收单方:清算方=7:2:1,互联网机构一旦进入清算市场,银联将失去清算定价权,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符合条件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国际卡组织等可以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互联网银行如果获得发卡权,费率结构会发生更大变化。
第三方支付现状:参与者众盈利者寡
距2011年5月央行发布首批支付牌照已近五年,截止目前全国范围内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总数已经达到了269家。但是,在数量如此众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中,能够真正盈利且找准发展策略的企业却极少。整个市场份额中,前几大支付巨头如支付宝、银联支付、财付通、易宝支付等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剩下约20%的份额由200中小型支付企业抢食。业内人士称,央行批的26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里面,能有3、4家真盈利,那就相当不错了,剩下的基本都在亏钱。
来自支付清算协会研究报告显示,交易金额排名全国前十位的支付机构业务量之和占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总金额的87.11%。10家占据市场近9成业务量,而剩下的102家才占据了10%多一点的业务。行业集中度为何如此之高?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介入金融业,不是因为互联网天生能做金融,而是因为传统的金融业忽略了支付功能,而正是由于有了网络支付,才有了互联网金融。”可见,入口是互联网金融的第一道关卡,这也是为何很多互联网公司争相申请或收购第三方支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入口之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用户通过哪种支付渠道进入互联网金融,二是在众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用户通过哪个平台进入互联网金融。金融机构与涉足金融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均有其支付渠道,前者以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为代表,后者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互联网的支付渠道在把控风险的同时以其便捷高效赢得了投资人青睐,具有一定优势。在投资人选择从哪家平台入场互联网金融时,投资人更关注的是平台的支付是否便捷、平台的产品是否丰富多样、平台的风险把控是否到位、平台的收益是否合适、平台的背景是否强大等因素,因此平台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平台的入口流量。
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单一,收单业务利润微薄
第三方支付的盈利主要来源于收单手续费、备份金利息、预付卡和平台建立带来的潜在收益。传统收单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于手续费,收单业务按交易量的0.08%~0.22%收取手续费。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户之间有手续费率,且与银行之间也有标准续率,两者差额就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入。银行卡收单主要涉及两个业务:其一,在商户安放POS机,受理卡交易;其二,与特约商户进行资金结算,并提供查询、对账、追收、退款等与交易清算相关的服务,发现错账及时冲正、调整并通知商户。
一直以来,收单行业遵循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721’利益分配的规则,第三方收单机构提取两成即为收入。而随着收单机构越来越多,且“721”的分配格局使得发卡行拿走收单业务的大部分利润,收单机构竞争激烈,再加上传统收单运营成本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收单业务利润比较低甚至亏损。而且收单机构不一定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可以是银行本身。
业内人士称,传统收单运营成本较高,加上各家收单机构间的商户费率竞争较为激烈,造成手续费收入利润微薄,所以传统收单基本是微利润或者亏损的状态。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竞争加深,交易额增长放缓,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了扩张收单业务,不得不出让自己的利润,在手续费分成上选择打价格战,同时压低了整个行业在收单方面的利润率,甚至违规扰乱市场,但带给商户的价值并没有根本性提升。当年“721”的初衷是鼓励发卡,现在发卡过剩,旧的分成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现状。
此外,中国每1000人的POS机保有量为3.6个,而美国为23个,有些三四线城市不能刷卡。基于此,随着一线城市POS机基本布置完毕,支付机构的目标不得不转向中西部地区。而这一地区商户的特点是,单个商户的收益率很低,铺设POS机的成本远远高出一线城市。
第三方支付开始叠加营销和类金融服务
在难改现有收单分成模式之下,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在支付基础上叠加营销和类金融等服务,比如涉足产业链金融服务,通过与银行合作,为其产业链体系中的商户和个人提供融资服务等。
“电子支付2.0时代,比拼的是挖掘金矿的方法和速度,谁能捕获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叠加更多增值服务,谁将抢占市场先机。支付将不再仅仅承担原本单一的收付款功能,而是可以与财务管理、金融服务、营销管理等各类应用场景叠加,让支付的效应得以延伸。”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本身是一个非常薄利的行业,只能通过支付加金融、支付加营销,拓展至更大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就是支付加金融,不管是余额宝,还是P2P托管,都是支付叠加了金融。
第三方支付公司最大的优势和资产就是客户数据,凭借客户交易记录、经营情况、资金流向等,并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分析系统将用户信用数据化、数据资产化,支付公司已经形成了自身体系内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易数据闭环。在掌握了用户、商户和企业的数据后,支付公司就开始挖掘支付核心优势的价值,发展与之相关的精准营销、余额理财、金融的信贷风控和供应链金融等增值业务。可以说,支付公司从渠道端升级到产品提供端。过去两三年,已有部分支付企业尝试逃脱出来,利用支付作为基础,叠加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转账手续费,付费还是免费?
2015年9月,招商银行成为首家转账免手续费的银行,随后,中信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也纷纷“接棒”,宣布网络转账免费,就连五大国有银行也开放了手机银行转账免费的政策,网银转账5000元以下也将免费。
就在银行开始走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免费的时候,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则开始向用户收取转账交易费用。2015年10月,微信支付转账手续费规则作出修改,每人每月转账、面对面收款有2万元的免手续费额度,超出部分按照0.1%的标准收取支付方的手续费;而支付宝在PC端的转账早已不再免费,同样是收取0.1%服务费,手机端转账目前仍然免费。
在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平台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形下,部分平台为何采取“逆势”之举?对于其他平台,到底该免费还是付费?也许这没有标准的答案,以下摘取一些观点供大家思考。
观点1:
支付宝本身有非常多的盈利方式,天猫和淘宝本身给阿里带来的收益就是很可观的,支付宝也相当于阿里必需品,而微信支付目前来说只是一种支付方式,没有腾讯自己的网购平台来盈利,微信自身的盈利能力很有限。
支付宝在早两年推出余额宝,也是就是想让现金流转变成理财形式来盈利,而且余额宝的钱可以直接购物,这也使得很多用户将钱放入余额宝,而微信从春节期间才推出理财通,显然使用量有限,微信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都是放在微信零钱里的现金流,没什么盈利的。余额宝从前两年开始推出信贷产品,蚂蚁花呗,用户使用了蚂蚁花呗之后大部分会直接将使用的钱放入余额宝开启自动还款,更加巩固了余额宝,而选择分期付款盈利更多,而微信并没有。
体系不一样,能够利用资金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支付宝是目前淘宝除了网银和信用卡交易外,唯一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这就意味着所有淘宝交易的资金都会在支付宝中留存至少数天时间,当用户确认收货并付款,资金才会从支付宝帐号转移至卖家。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支付宝大可以使用这些留存资金进行稳健型金融投资。
观点2:
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账户,同时担保支付是支付宝的特色,最关键的就是沉淀资金,沉淀下来的流动资金进行金融投资(稳靠型)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利润,此前这一块是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一块灰色地带将会透明,届时支付宝应该会披露这一块所产生的价值。
但是微信即使有微店的支持,其主流应用还是发生在个人用户之间,或者满足便利店消费、购买电影票等小额支付,况且这些钱并不会像支付宝一样能够在微信的平台上稳定地留存一段时间。资金留存量的不稳定以及量级的差异决定了微信支付很难获取投资收益。
除了支付体系、资金留存时间的差别外,资金流量也会凸显微信支付在分担手续费成本上的弱势。
观点3:
天弘基金为了满足余额宝的支付能力将自己的核心系统托管到了阿里云系统上,余额宝 3 亿笔交易的清算可在 140 分钟内完成。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支付能力上的差距至少在两个数量级以上。
一方面,支付宝的资金留存时间更长,投资方式更多,另一方面,支付宝本身能够处理的交易量也更大。所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光纤宽带和 ADSL 的关系。资金流量的大小会对双方的盈利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决定了是否要向用户收取提现手续费。
支付宝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为了盈利而生的产品,任何一个细节都有针对盈利的评估。但微信支付的亮点是社交基因,最初的目的是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渠道,并强化微信的社交体验(比如红包)。
因此,虽然同为第三方支付,但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差异非常之大。这也凸显了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上的领先地位,即便它缺少所谓的社交基因;而微信支付需要追赶的,也不仅仅是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