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网

毕友网 > 分享 > 推荐 > 吴涛推荐:投资人靠直觉选人

投资人靠直觉选人

2015-03-05 09:30:56吴涛 12583

  投资人需要直觉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

  今天给我了一个非常不好讲的题目,投资人选择创业者的问题在IDG内部也比较难讲,因为在问投资人一个项目投得好或者不好,他最后都会归结为人的问题。成功是因为人的问题,一帮创业者因为股权激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同时,如果把失败归咎为人的问题,这是最容易推卸责任的方法,而且听起来还比较合理。

  在投资行业里,不同的投资机构,可能喜欢的人的类型不一样,就跟找对象、找老婆基本差不多,因为这是个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任何做过一段时间投资的投资人来讲,他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了很多的公司之后,或者说经历了很多公司的投资和成长之后,他基本上会趋向于选择他喜欢的类型的人来打交道。

  在每个投资人刚开始做投资的头2-4年里,他通常考虑问题的方式是:创业者做的这个事有没有意思?这个事能不能赚钱?这个事情本身能长多大?那么按照这个标准来投。从年轻投资人的成长来看,包括我自己,一定会经历的过程是:刚开始做投资是两眼一抹黑,到处瞎看,然后稍微有点方向性地看,但这个时期还是看事的阶段,看事多了,投资人经常能投到一些他觉得事情好的项目,他觉得这个事情继续发展会很好。但投了一些公司之后,他会发现有些事情跟他想的不一样,有些创业者不像他想的那样去想问题,这些人跟他打交道也不是特顺畅。

  我认为很多聪明的投资人在投过了一些公司之后,慢慢就会足够理智地去挑一些在方向、理念和沟通上对他适合的公司。最后做得足够好的投资人,通常是保持理智,但他们倾向于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有一点点偏好上的差异,但整体上都是一样的,只要做投资的时间足够长,而且投得还不错的话,他们对选择优秀企业家有一个比较好的直觉判断。

  对趋势的判断和预测更重要

  投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偏好,我在IDG内部主要不是带领大家关注人的问题,最近4年,我做得最多的是行业的逻辑判断和预测。原因是希望能够在中、早期的技术或科技投资上,通过一定的方向性或逻辑性思考,来进行成片或成线的投资布局。如果IDG要投一个方向,在内部要获得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这个方向、在这个时间点应该会发展起来?以及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坦率来讲,在早期公司里,很难选出一个公司,认为它就是最好的。如果某个行业趋势开始热起来了,投资人按照这个趋势进行投资,基本上拼的是运气问题和投资人勤奋问题,因为要看他在趋势热起来之后,能够接触到多少创业者、多少这个领域的公司,然后看这个投资人是否凑巧接触到了最后成功的那1、2家公司。IDG做的是在这个事情热起来之前,先预测这个方向将会很好,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时间点是3个月以内、12个月以内、还是18个月以内。

  关注创业者在考虑问题的独立性和思考的深度

  我在IDG内部前后参与过四个投资主题:第一,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期时,投了一些电子商务品牌,比如韩都衣舍、三只松鼠;第二,大概在三年以前,IDG觉得互联网金融将会热起来,于是IDG在美国、中国投了大概有20多个互联网金融项目,大部分我都参与了;第三,在前年年中,IDG投了一些所谓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大概20多个项目;第四,投O2O类的C2C,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改变服务行业,IDG投了大约20个项目。

  我觉得,做投资的成就感跟做企业相比差远了,毕竟投资人是观众不是主角。但对投资人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总能选择与自己喜欢的聪明人打交道。每个投资人都有偏向性,我的偏向性是在看创业团队的时候,关注创业者在考虑问题时的独立性和思考的深度,但这不代表所有这样的创业者就是最好的。

  成功企业家在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回答说主要是运气。我认为这样的回答是对的,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是谦虚,但很多人确实是这么想的。企业家把运气当作成功的原因,是他回过头去看过去所经历的一些事,当初的很多决策,在事前很难用理性的方法来决定这件事情是应该选A、选B、或选C。然后他做出了一个选择,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而且他在成功的路上有一串这样的选择,他觉得做对了就是靠运气。

  创业者在选定一个目标之后,就会朝着那个目标跑,但跟美国不一样的是,在国内的跑道还不明显。创业者知道终点在哪儿,但并不知道怎么走。其实终点有时候也会有调整,可能是在过程当中不断调整,跟你往一个方向跑的人可能很多,绝对不可能你想到一个方向,只有你一个人想到,而且还是一个市场巨大的机会。在一大堆人在向着近似目标跑的过程当中,什么起了一些作用?我认为在同样情况下,如果你的目标比别人定得远一点,走了弯路就会少一些,具体就是在思考一件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做到那个程度时,比别人想得多或者深一些,瞄准的靶子比别人远一点儿。如果大家看到的东西很近似,你就很难摆脱竞争对手。想问题的深度或逻辑性上做得好的创业者,至少最后做成的可能性大一些。

  决定要做,我支持;下决定不做,我也支持

  我想讲一下我投的“三只松鼠”这个案例,这是一个比较草根、做互联网坚果的创业团队。2年半的时间,从零开始做到年销售额过10亿,2015年的目标超过25个亿。公司的成长非常快、甚至是太快。创始人原来在一家做坚果的传统食品企业做高管,企业规模也做得很大。在安徽一个县城,我找创始人聊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创始人觉得电子商务这个方向很好。我说:既然在你心里已经受到这个事情的诱惑,那你就出来做,IDG在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开始投。

  2014年12月份,三只松鼠的创始人带着创业团队来找我交流,他们觉得移动互联网O2O在零食行业会有些机会,他们对于应该怎么做想了很多战术的问题,品牌怎么做、卖什么东西、怎么做规划……,因为移动互联网或者O2O的出现,创始人直觉到了一些机会,这个机会的呈现形式更偏向渠道,而不是品牌。就像几年前他追逐互联网的诱惑,做一个互联网品牌一样。

  我告诉创始人,作为一位优秀企业家,你被某些商业机会给诱惑到了。你根本不是找投资人探讨一些战术的问题,而是找投资人帮你的战略方向调整壮胆和做决定。你是优秀企业家,投资人是无法替代你做决定的,你也不需要投资人帮你做决定。在你当初出来创业的时候,以及过去几年,你证明了自己是位优秀的企业家,想问题比较深入、商业敏感度足够高、把握商业趋势和敏感度的执行力足够好,加上带的年轻团队非常不错,企业文化非常不错。既然你已经被诱惑到这个程度,而证明了自己有这个商业敏感度,就应该不顾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你不应该太在乎投资人的观点,因为你不需要别人帮你做这个决定。我说:你们下决定要做,我支持;下决定不做,我也支持。

  李丰先生是IDG资本合伙人,侧重于对教育、消费、TMT、高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投资。他在互联网金融上主导了对宜信、Ripple、Coinbase、百分点、挖财等公司的投资。IDG资本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外资风险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