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友导读】本文由成都市文化产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谢飞推荐,是上海捷翔冰饮(冰雪新语)创始人王根祖通过黑马-小米特训营学习后的心得感悟,从宏观方面总结了小米成功的六大关键因素。
我认为小米的成功归根结底是“知识”的成功,因为雷总这个团队确实掌握了在当今做一家伟大公司所具备的知识,即便小米不是做手机,做别的行业,一样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和颠覆者。今天小米的成功,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但从宏观层面来说,我认为小米的成功最为关键的是以下六大原因:
第一,瞅准了互联网手机的大机遇。雷军高瞻远瞩地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大机遇,从而看到了互联网手机的巨大市场,并把很多原有的PC时代的打法带到了智能手机行业,包括手机软件、评测跑分、配置对比等。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当龙卷风来的时侯,连猪都可以飞,个人认为:选对行业、选准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大潮滚滚而来的时机,是小米成功的最重要的首要原因。
第二,坚信必须用电商手段直达用户,去除一切中间渠道。利用互联网手段,彻底去除一切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渠道中的层层加价,可以让产品在终端消费者那里获得更大的价格竞争能力。相比别的手机厂商,小米的电商直销比传统手机的层层分销有着更高的效率;
第三,坚信必须让用户参与,这样可以创造出好的产品。因此必须通过强大的客服让自己和用户很近,这样既可以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又可以对客户需求保持高度敏感;这是典型的C2B模型,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改进中来,一方面可以获得真实的客户需求,也降低了过去的传统获取客户需求成本,而且让用户需求驱动公司团队的不断研发,在确立了研发节奏之后,也聚焦了客户需求,做了需求上的减法;另一方面,还让用户对产品有着天然的温度感和情感,从而实现了从用户到粉丝的蜕变,并且让粉丝自愿通过自媒体的方式来传播和维护品牌。----这也是小米为什么认为他们背后的龙郑是“参与感”的原因,也是雷总敢和格力董总打赌认为小米胜出的主要原因---小米离用户更近。
第四,坚信硬件可以不挣钱,坚信极致性价比会让客户尖叫,打造的是“硬件+软件+服务”的平台模式,或两面市场模型。与传统手机厂商依赖硬件利润不同,小米实际上是把手机仅仅作为获取用户的入口,或者说开门型产品,其未来的赢利空间在软件和服务模块,这种跨界打劫,把这个行业的利润池发生了转移,对过去纯手机硬件厂商而言,打击力是巨大的。
第五,坚信选对人才、并且建立扁平化的组织和合伙人机制,才能充分吸引和留住人才,并驱动这些人才,而人才恰恰是事业成功的根本核心。习总书记接见雷军时问了雷总二个问题:你以前是做什么的?你是通过什么方面让这些高端人才追随你的?其实道出了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泉----人力资本。小米采用的扁平化的组织,以及大规模推行的合伙人制度和股权激励,恰恰是吸引人才、发挥人才价值的根本核武器,我们平时听到很多企业家抱怨缺人才,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根源在于你的组织架构和薪酬体系,如果你把这块做好了,一定就会“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
第六,雷总在资本界的口碑和人脉可以让小米成立之初就能拿到花不完的钱,可以专注于布局未来,而不必追求短期利润,这为他的硬件低售价提供了保障。在成立之初就跟资本市场的对接,可以让小米不必一开始就“以战养战”,靠利润积累来为后期发展提供资本金,记得徐小平老师说过一句话:创业是你人生资源的总爆发。从这个方面来看,雷总之前在IT行业里多年的积累以及做天使几年积累的资源,让其在做手机之初,就得到了爆发,支撑了小米的快速发展。
以上六点其实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作为企业的FOUNDER或者CEO,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从宏观上学习小米的系统,结构化地思考面向未来的经营体系,这可能远比学习某些细节的做法要重要很多。当我们确定下大方向后,并且把这个大方向可以让高管团队深入理解后,具体执行的细节,恰恰应该最大化地尊重高管们的打法,放手让他们去不断试错、不断摸索提高,如果我们在细节上过多地去干预他们,不仅无法发挥这些人才的价值和积极性,有时,反而成为他们施展拳脚的枷锁。